近年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推动食品小作坊由“散、乱、差”向“精、特、美”转型。
聚焦源头治理,筑牢前端防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对全市食品小作坊进行拉网式排查,逐户建立“登记信息、日常检查、违法行为”等监管档案,对信息“实时更新、动态调整”,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唤醒一批、规范一批、注销一批”为原则,有效清理长期停业无法联系的小作坊。近年来,累计清理了“僵尸”小作坊421户,注销已不满足生产条件的小作坊406户。
聚焦主体责任,提升主责意识。强化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要求小作坊自觉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承诺,并在其生产经营场所公示《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控制要求组织生产,参照过程控制记录“一票通”模板,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和生产记录制度及档案盒,规范了小作坊的生产过程记录行为。通过宣传培训,鼓励小作坊经营者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及时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
聚焦过程监管,强化整治力度。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将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结合,以食用植物油、肉制品、地方特色乳制品、粉条、豆腐、豆芽等占比大、风险高的小作坊等为重点产品,以校园周边、农村牧区为重点区域开展综合整治。对小作坊生产资质、原料来源、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实施“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建立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容错机制,不以罚款为目的、不以处罚划句号,使初次轻微违法行为得到改正机会,让经营主体感受到“更精准、更有温度”的执法。
聚焦政策需求,推动集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提升、规范有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实行建成区小作坊入园管理。全市目前共有小作坊加工园区8个,可入驻食品加工小作坊286家,已入驻175家,入驻率61.2%。新建临河区乡村振兴农畜产品加工园、杭后“陕坝味道”食品产业园,新增投资6.25亿元,园区小作坊生产经营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杭锦后旗为打造“故乡记忆·陕坝味道”美食品牌,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原料采购、统一仓储物流、统一食品检测、统一废弃物处理,共享园区设施、共享营销平台、共享技术服务的“五统一、三共享”理念,致力于打造内蒙古西部最具声誉的特色美食产业集群。临河区对入园生产经营的小作坊实施“车间亮化”工程,在小作坊原料验收、加工场所、包装储存等重点环节安装摄像头,实现了监督前移、实时监督、无缝监管的智慧监管新模式。乌拉特后旗以传统食品加工园区为试点推行“党建+食品生产星级化评定”制度,参照党员星级化管理办法对小作坊进行精细化服务管理,星级化评定制度既可以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可以倒逼商户提高生产安全意识。
聚焦服务意识,精准排忧解难。采取“包容审慎监管+上门服务”机制,对小作坊开展“一对一”服务,指导小作坊业主实现“一次办”“网上办”“证照联办”;帮扶食品小作坊改善生产加工条件,规范食品的包装和标签,举办各类小作坊培训班,鼓励小作坊业主多参加小作坊展销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指导酿皮、奶皮子、番茄果膏、酱腌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小作坊完成提档升级。2021年至今,累计46家小作坊升级为企业,助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走出家乡、走向全国。积极开展自治区四小条例、小作坊管理办法及小作坊地方标准培训与宣传工作。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案》,打造手工麻花、巴盟面点、红腌菜、奶制品、酸白菜等“精特美”食品小作坊12家,评价规范化、标准化达标食品小作坊园区2家,并将名单向社会公示。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