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城乡建设

砂石路·柏油路·高速路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9-10-09 09:22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京藏高速
    陈锦才 
      讲述人:陈世杰(爷爷) 陈锦才(儿子) 陈一芳(孙女)
      陈世杰,1939年出生在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原来的米仓县),是1960年毕业的老中专生、内蒙古第一个边防公路养护队明星道班的第一任班长(从建队起直到退休)。曾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劳动模范、北京军区边防公路养护管理先进个人、自治区“十佳养路工”、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
      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砂石路到直通家门口、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从省道、国道屈指可数到形成高速、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等健全完善的道路交通运输体系……这些变化,展示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交通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见证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映照出百姓满满的幸福感。9月24日,记者走进退休干部陈世杰家庭,听一家三代讲交通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世杰:以前出门全靠走,现在坐汽车也不稀罕
      说到几十年的交通发展,让80岁的陈世杰不住地感叹:现在坐飞机、高铁,家家有小汽车,想去哪就去哪,真是太方便了。
      回想起那个艰苦的年代,陈世杰说,以前出门没个几天回不来,住的是土坷垃房子,不管去哪,主要靠步行,全是黄土小路,生产队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二柄牛车,拉粮全靠它,路只有1.5米宽,弯弯曲曲。1958年前后,19岁的陈世杰负责从陕坝往临河火车站运送糜子、高粮、黄豆等粮食,赶着大胶车走一白天,来了临河住一晚上,第二天再赶一天路才能回到生产队,饿了就吃点带的干粮。“从三道桥到头道桥用小胶车给生产队拉炭,来回得走3天,后来有了毛驴车还好点儿。”那个年代,能给生产队赶胶车也是件美差事,很多人羡慕。说到这些,陈世杰老人心里至今仍觉得美美的。
      “我最早坐班车是1960年,车上有50多个座位,从杭后到临河车费7毛钱,绝大多数人根本坐不起,能骑上自行车就算好的了。后来巴盟工路工程队修路招建勤工,我就被选上去修路了。当时全凭自己悄悄学手艺,我好学,后来留在工程队转正了。那会儿的路是人工担上土垫平的,最宽处只有6米,慢慢变成了砂石路。”陈世杰老人说,1970年,种地、运东西有了手扶拖拉机,每个小队有一辆。后来有了山东潍坊12马力拖拉机。
      1976年,巴盟最早通旗县的沥青路——临陕线通车。那会儿的沥青路修得简单,先把石子堆在路上,把沥青放在锅里熬好,人工担上倒在石子上,拌好摊开,用轧道机轧,上面撒上明沙,最后把缝填好。1972年,临河修胜利路,路面有三层,工程队专门从包头雇来摊铺机,工程质量要好于临陕线。
      1986年,全长283公里的川敖边防公路建成通车,1987年,陈世杰带着几名工友和一辆四轮车,来到了条件最差、离旗里最远、养护任务最重的明星道班,这个道班也成为我市最早的道班。明星道班设在乌拉特后旗明星苏木,并将当时的宝音图、前达门、明星三个苏木的三个道班合为一个明星道班。
      “当时,道班没房没设备,我向牧民借了一间15平方米无门无窗的破房子,既当住房又当伙房和库房。大家没日没夜地干活儿,白天在公路上劳动,晚上打土围墙,开菜地、打水井。刚进道班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我们勘测、设计、放样,从无路到有路,逐渐把土路变成砂石路,车开过,石子四溅,大家就拿着大扫把将石子归拢。”陈世杰回忆,后来环境改变了,生活改善了,道班的好路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畅通率达100%,20多年来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1995年,陈世杰退休。
      陈世杰的四个儿子中,大儿子陈锦才、二儿子陈勤才、四儿子陈军都到了后旗边养队工作,孙女陈一芳从小受父辈们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主动来到边养队,从基层到办公室一干就是十多年。
      陈锦才:柏油马路宽了  机械更好用了
      1985年,陈世杰的大儿子陈锦才从部队退伍后,舍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志愿来到条件最艰苦的明星道班工作。身处大山,条件落后,明星道班1997年通电,养护机械比较少,但他们十分爱护机械,也尝试着通过技术改造去革新仅有的机械。
      “父亲退休后,我就成为第二任班长,2003年1月和司机郭增明一起进行技术改造,发明了‘整边机’。随着经济的发展,柏油马路越来越多,客车线路连通省内外,市民出行更方便了。”在养护一线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26个年头的陈锦才,一说到这些心潮澎湃,57岁的他感慨:如今道路四通八达,国道、省道更加通畅,高速公路连通南北,不仅出行方便了,更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如今,陈锦才凭着对边防公路养护事业的执着和钻劲,成为能够熟练操作多种机械的技术能手,尤其是他那“一铲平”的绝活儿,让这个明星道班成为全国边防公路养护战线上一颗闪亮的“明星”。
      陈锦才一直默默地奋战在公路一线,大批的漂亮公路、“四好”农村路展现在眼前,陈锦才也从风华正茂成了两鬓斑白。
      陈一芳:“四好”农村路成了致富路 
      陈一芳是陈世杰二儿子陈勤才的女儿,从内蒙古财经学院毕业后也主动要求来边防养护队。
      “在我的印象里,道班周边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一年四季风沙不断,特别是上路养护时,再冷再热都找不到可以避风、歇脚的地方。如今路修好了,道班各种设施齐备,养护一段路,以前爷爷可能需要一个月,现在半个月足够了。父辈们都在养护队工作,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对我影响挺大的,以前公路养护全是人工拿铁锹工作,现在全是机械化作业。回家看爷爷时,走在村里的路上,平坦宽展,农村的‘四好’公路建设得越来越好,农产品也能卖到更广阔的市场,农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家户户买上了小轿车。如今出门旅游不再只依靠火车、班车,飞机已经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选择,将来高铁建成了,出行将更方便,这也是老一辈人不敢想象的。”35岁的陈一芳笑着说。
      70年来,我市的交通快速发展,像陈世杰一家三代这样的交通人,不仅是见证者,他们的亲身感受也折射出了当下老百姓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记者 张静 实习生 乌日娜)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编辑:杨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