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特中旗大力推进紧密型旗域医共体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乌拉特中旗卫健委牵头成立了紧密型旗域医共体运营发展中心,实行“周调度+台账管理”机制,全力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确保改革高效落地。
在医共体信息云平台建设方面,完成了“数字健康驾驶舱”升级及15家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即时收集汇总所有成员单位运营数据,实现了对所有公立医院运营情况的实时监测,为医共体运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建成了区域影像、远程5G超声、心电、远程会诊等业务中心,实现了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协同,形成影像、超声、心电业务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诊疗模式。累计开展远程诊断1100余例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实施协同门诊业务,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医生与旗级医疗机构专家实时音视频对话,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复杂病例。截至目前,协同门诊共诊断800余例次,极大促进了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集中审方中心、转诊服务中心加紧建设,专病管理中心计划月底投用。
在补短板、树标杆方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海流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成功入选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备案库。加大对德岭山中心卫生院的投入,着力将该院建设成为医共体的“样板”分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手术室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为医师下沉开展手术奠定基础。重新规划改造中医馆,打造传统医学特色科室。投入专项资金85万元推动全旗村卫生室环境设施改善、医疗设备提档、就诊环境优化,为村卫生室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心电设备等,正在积极申请救护车建设“流动医院”,配备便携式超声机、生化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等先进医疗设备,为牧民提供日常体检、疾病筛查等基础医疗服务。
在人才下沉方面,选派旗人民医院、蒙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的中级以上优秀医师实行“排班制”下沉到基层,由卫健委医政股根据实际需求按月进行统筹排班,精准满足基层帮扶需求,有效避免优质医师资源下沉后的闲置浪费。截至目前,共下沉医师98人次,诊疗1200多人次。同时,出台了《乌拉特中旗医疗机构辅助科室专业技术巡回指导方案》,由旗直三家医院选派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教学能力强的超声、影像、心电、检验指导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辅助科室进行划片指导,进一步提升辅助检查能力,保障诊疗服务质量。
下一步,乌拉特中旗将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推进信息化项目落地,优化医保协同机制,扩大“流动医疗”服务覆盖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用得好”,为群众构筑更坚实、更便捷的健康屏障。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