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市情概况>塞外风光

巴彦淖尔最具传奇色彩的6个地方,你去过几个?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7-07-05 09:08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风过留痕,雁过无声

      在塞外西北,山河深处

      有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

      巴彦淖尔

      请抛开烦恼,丢下琐事

      行摄草原、漫步戈壁

      听我给你讲它过去的故事

      NO.1小佘太秦长城

      在内蒙古西部的阴山深处,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秦代长城,它就是小佘太秦长城。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固阳秦长城西段,全长约250公里,地处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境内。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并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建起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达五千多公里的万里长城,用来保卫北方农业区域,免遭游牧匈奴骑兵的侵袭。

      今天,我们站在这段秦长城之上,想起秦朝的那段往事,岁月仿佛是一轮明月,高高地悬在距我们很远也很近的天空,除了皎洁之外,一要都变得静悄悄。历史的烟云就这样在秦时明月的那片冷光里,深深地隐藏了起来,让多少个追梦之人心里多出了几分忧伤与凄凉。

     

      NO.2高阙塞

      苍茫阴山下,台地断崖边,一座险要的军事要塞就位于此地,那就是赵武灵王所筑长城的终点——高阙塞。

      高阙塞北、东、西三面由天然山脊组成,山脊上有石墙,形成“锅底型”,其南北各有一个口子,为当时北方游牧民族进入南方的通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态势。

      高阙塞的故事,始于赵武灵王,却还未结束......汉武帝刘彻的时代,汉朝的军队多次从这里出塞,深入草原,与匈奴展开激战,使得匈奴被逐于阴山以北。汉元朔五年,卫青率十万人,从高阙出发,远赴草原,大败匈奴右贤王,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匈奴对关中地区的直接威胁。

      NO.3 五原抗日烈士陵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城北,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五原抗日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679位抗日阵亡将士的忠骨。

      1940年3月20日,傅作义指挥反攻五原的战斗打响。经过3个昼夜的战斗,共歼敌三千四百多人,俘三百余人,失地得以收复。这是抗日战争以来国军少有的收复失地的战役,当时许多报刊称此为“五原大捷”。傅作义将军为了缅怀英烈,当年在此修建抗日烈士墓一座。

      现在,这里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纪念抗日战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景区。

      NO.4阿贵庙

      明、清以来,巴彦淖尔地区共修建宗教庙堂163座,这些宗教庙堂遍布境内,历史悠久,香火绵延,是灿烂的河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阿贵庙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红教寺庙,是印度僧莲花生,于清德宗光绪三年所建。阿贵的意思为山洞,因为此处奇洞攀岩,故得名阿贵庙。

      在主殿周围的悬崖峭壁上,有5座奇特的天然岩洞:莲花生洞、上乐金刚洞、护法神洞、仙女洞、洪羊洞,每座岩洞都流传着神奇动人的传说。这其中,莲花生洞供主神莲花生塑像,喇嘛们设坛、供奉、诵咒灌顶就在这里举行。洞门右侧有一巨大的钟乳石柱,堪称镇洞之宝。洞门外的一块巨石上留有一枚脚印,传说是莲花生驱魔降妖时留下的。

     

      NO.5新忽热古城

      兔月半轮明,狐关一路平。

      无期从此别,复欲几年行。

      映光书汉奏,分影照胡兵。

      流落今如此,长戍受降城。

      ——江总《关山月》

      受降城,这个名字我们今天听起来非常普通,但在战争年代它却意味着因一方大胜而使得双方百姓均免受战争之苦,是激动人心的和平曙光。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的汉受降城——新忽热古城,就是这样的一座城池。古城有个神奇的传说:每当晨曦,城墙上蒙有一层雾气,人们可以听到鸡鸣之声。据说有人曾目睹一对金鸡在城墙上起舞,还有人看到城内有金环闪闪发光。然而无论猎奇者怎样追逐,神迹总是转瞬即逝。

      新忽热古城大致位于高阙塞西北的漠南草原地带,是自西汉以来在文献所载的受降城中,唯一一座真正为接受敌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座古城,太多传说语焉不详,目睹历史遗留的印迹,我们仍可依稀感受曾经边塞霸主匈奴王朝的兴衰!

      NO.6内蒙古酒文化博馆

      坐落在内蒙古河套酒业厂区内的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是内蒙古地区最早的企业博物馆。馆内保存着不同朝代,内蒙各地与酒密切相关珍贵文物,它的镇馆之宝---汉代古酒更将河套酿酒史追溯到了西汉时期,也为华夏酒源地找到了实物证据。

      来到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就不得不提河套酒。好酒源自好水,名酒必有佳泉。相传当年昭君出塞行至此处,为救一对灵狐,将项上玉佩掷出,玉佩落地之时,一股清泉涌出,这就是今天坐落在河套酒业的公主泉。据说,正是因为用了公主泉的泉水酿酒,才使得河套酒业出产的美酒如此与众不同。

      来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走一遭,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

      徜徉在几千年的酒文化中,小编觉得,整个人都醉眼朦胧了呢~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巴彦淖尔旅游    编辑:高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