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经过“十三五”时期的持续努力,我市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各领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2020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7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5%。“十三五”期间,我市运动员共获得301枚金牌、314枚银牌、384枚铜牌,创、超3项全区记录。体育各领域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实施、体育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内蒙古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统筹“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与改革的各项工作,更好发挥体育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伟大实践中的独特作用,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等部署要求,结合巴彦淖尔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制定依据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体育强国建设纲要;
3.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4.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工程实施方案》;
6.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7.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
8.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9.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四大部分。
(一)“十三五”体育事业总体回顾与“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本部分简要回顾了我市“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与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机遇。
(二)“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战略
本部分明确了“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巴彦淖尔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达到全区中等水平,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幸福感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发展水平取得新成效,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青少年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县域足球推广普及实现新突破,体育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体育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体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不断助力巴彦淖尔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任务
本部分重点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足球事业、体育文化六方面提出具体任务。制定了国家、自治区及我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对照表,核心目标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3‰,全市《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达到90%等。
(四)保障措施
本部分从加强组织领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依法治体、落实体育相关政策、加强规划监督执行五个方面阐述了《规划》的保障措施。
四、对贯彻落实《规划》的安排部署。
《规划》是指导我市“十四五”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为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安排部署。
一是加强党对《规划》实施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体育系统党的建设,确保体育规划实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加强宣传解读。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解读《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及相关举措,统一全市体育战线的思想认识,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三是强化组织保障。对体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