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磴口县税务局以绿色税收制度为杠杆,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生态治理,探索出一条“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经济增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磴口县税务局将税收政策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了以“精准施策、分类支持”为核心的绿色税收体系。
政策精准匹配生态需求。针对防沙治沙、光伏治沙、沙草产业等不同领域,磴口县税务局梳理形成《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涵盖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即征即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对沙区种植梭梭并接种肉苁蓉的企业,税收优惠覆盖全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环节均可享受减免,助力形成“板下经济”模式。
服务机制创新。通过“纳税服务员”制度,税务部门为每户企业定制政策包,并依托征纳互动平台线上推送。同时,设立“绿色通道”简化退税流程。其中,圣牧有机草业公司2024年累计获得63.8万元税收优惠,更是该公司深深扎根乌兰布和沙漠的不竭动力。
税收政策在磴口县不仅发挥调节作用,更成为驱动产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动力。
光伏治沙、发展沙产业,实现清洁能源与生态修复双赢。磴口县不断推广“光伏+”模式,企业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实现土地立体利用。以国电投磴口200兆瓦光伏项目为例,企业利用700余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资金升级设备,并将板间空地用于梭梭种植,形成发电、固沙、经济作物的三重收益链;王爷地苁蓉生物公司通过减免政策,将资金用于扩大梭梭林种植规模至2万亩,并研发苁蓉深加工产品,年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500余名农牧民就业。此外,磴口县许多特色种植业也受益于“三免三减半”政策,形成“治沙—增收—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通过税收政策辅助引导,磴口县林草覆盖率从1950年的0.04%提升至37.2%,向黄河输沙量减少94.7%,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锁边林带工程成为“三北”工程样板。全县绿色产业税收贡献占比约35%,企业治沙投入转化为可持续收益。圣牧草业、王爷地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税收优惠实现规模扩张,带动农牧民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未来,磴口县税务局将持续推进税制创新以激活生态价值,让“绿富同兴”之路越走越宽。
相关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