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
贵社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乌兰布和沙漠生态锁边工程实施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公牛”,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指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西北依阴山,东北连接河套平原,东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西南与阿拉善盟相连,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61公里,包括磴口县的大部、杭锦后旗的西北部和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的部分地区,沙漠南部多流沙,中部多垄岗形沙丘,北部多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506万亩,其中: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459.49万亩,已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49.79万亩,未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09.7万亩。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427万亩,其中: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95.2万亩,已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00万亩,未治理沙化土地面积95.2万亩;杭锦后旗境内乌兰布和沙漠64万亩,其中: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54万亩,已治理沙化土地面积41.6万亩,未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2.4万亩;乌拉特后旗境内乌兰布和沙漠15万亩,其中: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0.29万亩,已治理沙化土地面积8.19万亩,未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1万亩。2010年到2023年期间共实施生态治理面积226.69万亩,其中:磴口县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97.82万亩,杭锦后旗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8.37万亩,乌拉特后旗完成生态治理面积0.5万亩。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呈现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态势。
磴口县地处内蒙古河套灌区上游,磴口县东部和南部被黄河包围,属黄河上游区,地表水主要是引黄灌溉水,在其境内分布着160个大小湖泊。磴口县2022年水资源总量为5.018亿立方米,用水总量4.962 亿立方米,其中居民用水量为0.057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量为4.1298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0.163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为0.0591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为0.0001亿立方米,生态用水水量为0.5523亿立方米。
二、治理成效
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沙化土地面积呈现连续减少态势,2009年至2017年共减少沙化土地63.99万亩,沙区林草总盖度增加到36.23%,沙区林草盖度呈现连续增加趋势,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的输沙量由过去的7000多万吨减少到目前的370万吨左右。磴口县林草覆盖度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04%提高到目前的37.2%。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的好转也带动了沙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生态治理+清洁能源+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中草药材+旅游+扶贫等多元发展模式,努力创建全国沙漠治理生态和产业发展示范区。在大力治理的前提下,秉着“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建立了内蒙古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杭锦后旗双庙镇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内蒙古磴口县沙金套海国家沙漠公园,促进乌兰布和沙漠林草植被自然恢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作为下风口,是防沙治沙重点区域之一,要发挥沙中有土、土下有水的优势,全面更新改造沙漠东缘防风固沙林带,打造以沙漠东缘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各级穿沙公路林带为线,以集镇、村屯、园区等绿洲为点,以大规模治沙项目区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在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的同时,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创新磴口模式。2023-2030年期间,乌兰布和沙漠计划治理沙化土地面积56.72万亩,其中:磴口县42.22万亩,杭锦后旗12.4万亩,乌拉特后旗2.1万亩。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谋划,精心布局。总书记强调“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我市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专班,在深入一线调研勘察的基础上,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原则,编制印发《巴彦淖尔市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通过打好护山、节水、造林、改田、保湖、增草、治沙组合拳,到2030年完成治理任务3429.14万亩,其中新治理768.78万亩、巩固成果2660.36万亩,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从30%提高到61%,林草覆盖率由41%提高到51%。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布局7个光伏片区、17个异地治理项目区,到2030年治理沙化土地102.9万亩,系统推进扩绿、兴绿、护绿。
(二)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在总结提升“磴口模式”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应用符合当地实际、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①光伏+治沙+梭梭(四翅滨藜)+中药材(苁蓉、锁阳等)+企业(合作社)+农牧民利益联结。主要在沙漠(沙地)治理区实施。通过拉大光伏板间距12米、抬高板前高度1.8米、板后4米左右,在光伏板之间预留空地栽植具有产业优势的抗旱节水沙生灌木、中药材等,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②工程固沙+灌木造林+经济林+林下经济+湿地保护修复+沙漠旅游+农牧民利益联结。主要在乌兰布和沙漠,通过工程固沙、人工栽植经济林并间种中药材相结合的模式,治理流动沙丘;对沙海湖、屠申泽两处湿地,利用黄河分凌期进行生态补水,开展保护修复;发挥得天独厚的沙漠湖泊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当地农牧民通过合作社参与治理、发展产业增加收入。③林场+育苗+经济林+抗旱树种草种试验示范+可持续经营。主要在国有林场实施。以新华林场等6个林场打造全国试点林场为契机,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土地、技术等资源优势,开展抗旱树种草种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建设保障性苗圃,同时发展经济林产业,面向社会开展专业造林服务创收,推动林场可持续经营。
(三)打造精品,示范引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在五个方面示范引领。①在国家千万千瓦级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实施板上发绿电、板下种绿植、发展生态产业、利益联结农牧民,在光伏+生态治理上做示范;②为保护母亲河免受流沙侵害,在紧临黄河的乌兰布和沙漠刘拐沙头,实施乔灌草综合治理阻沙入黄工程,形成乔木林挡沙墙、灌木林阻沙带、种草固沙网,在黄河岸线流沙综合治理上做示范;③在沙区上下风口、沙源区、路径区重点区域,实施护山、节水、造林、改田、保湖、增草、治沙系统治理一体化保护,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上做示范;④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积极与国家绿基会、环基会、蚂蚁森林集团等公益组织和企业联系,投资近1亿元,开展防沙治沙。开展了“我在家乡有棵树、我在林场有棵树”公益尽责活动,积极与区内外龙头企业合作发展生态产业,在全民治沙上做示范。
(四)阻沙入黄,联防联治。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黄河,强化区域联防联治的要求,我市大力开展沿黄河流沙治理,阻击流沙入黄危害,与毗邻的阿拉善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深化合作联动,携手治理黄河岸线流沙,在刘拐沙头实施阻沙入黄工程,治理面积10.35万亩,形成20米乔木林挡沙墙、100米灌木林阻沙带、2000米种草固沙网,形成乔灌草结合立体化施治的格局,彻底阻止流沙入侵黄河。
(五)系统治理,一体保护。统筹沙漠上风口和下风口、边缘和腹地、沙源区和路径区,分区施策,因害设防,重点施治。以穿沙公路为挡沙骨干网,在道路两侧种植抗旱乔木、灌木林带,将流沙划小单元控住;在高大沙丘迎风坡开展1米方格沙障,集中连片,实施规模化工程固沙,将流动沙丘牢牢固住;在平缓沙地开展草方格+生物措施,种植沙生灌木,将流沙大面积锁住;为防止沙漠东侵危害黄河和河套平原,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实施187公里长、300米左右宽的锁边林草带建设,将流沙全线挡住;整体提升沙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2024年7月3日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