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04-03
近年来,临河区以“树立导向、五治融合、提升能力”为抓手,全域联动、靶向发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以“目标导向”为指引,有序推动工作开展
临河区以深化平安建设为主线,坚持高站位推动,紧紧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统筹谋划治理思路、设定治理任务、规划治理路径,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树立政治导向,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委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领导市域社会治理的水平。
树立民本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努力做到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有力促进五治融合
党的工作最基础的力量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加强基层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至关重要。
临河区着力打造“先锋聚力”党建联盟品牌,由区直单位到社区“报到”,与各社区分别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最大限度把党的工作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启动“健康服务百千万”“爱心义剪·情暖社区”“普法进社区·法治润民心”等共建项目52个,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3300多名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微心愿”、办好“微实事”,60余支暖心服务小分队全力解决群众困难,在城市网格内打造形成“先锋聚力”党建品牌,实现基层治理由“单线作战”向“各方联动”转变。
临河区着力挖掘居民群众自治潜能。完善服务载体,全面推行“五人小组”工作法。在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基础上,以村民小组为自治单元,采取自由组合法、提名表决法、会议直选法3种方式,推选至少有1名党员参与的、5名左右村民代表组成的“五人小组”,通过三轮议事、两级审定、全程公开程序,对村组内重大事务进行民主协商和依法自治管理,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临河区着力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已建设法治主题公园1个,申报法治教育基地2个。积极推进基层调解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调解工作品牌,在巩固发展已建成的9个个人调解室的基础上,力争年内实现乡镇个人调解室全覆盖,助力化解本地信访矛盾纠纷。
临河区着力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健全完善道德激励和诚信奖励体系,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弘扬时代新风。
临河区着力发挥科技支撑智治作用。深入开展“数字建设”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临河区智慧物业管理平台,覆盖城区11个办事处、241个住宅小区、134家物业服务企业,基本实现了物业住宅小区现代化管理。
以“提升能力”为驱动,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临河区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坚持维稳与维权相统一、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积极稳妥化解社会矛盾。
构建多主体参与、多网络融合格局。有效整合涉及社会综合治理相关部门、行业、组织间的司法资源、调解资源和信息资源,以6个进驻单位和12个对接单位为载体,融入综治网、法院网、政务网、民政网等各种专业网络,创建了“1+8”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调解、仲裁调解多位一体的体系。
做好诉源解纷拓展延伸。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物业、供热、金融类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物业、供热类矛盾纠纷案件已开展调解,公益类信访案件化解质效明显提升。将临河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的成功经验运用到乡镇(办事处)、村组(社区),落实实体化运行、“线上+线下”调解矛盾纠纷,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办事处)、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推行信访代办制。成立信访事项代办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临河区信访事项代办工作实施方案》和《临河区信访事项代办工作流程图》,建立区级信访代办工作中心1个、乡镇农场(街道)信访代办服务站22个、村(社区)信访服务点232个,实现信访代办工作全覆盖。组建起900多人的代办员队伍,实行主动代办、委托代办、指定代办等,代办服务成效显著。
汇聚治理要素到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作用,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访办、民政部门、就业部门的人力资源,配齐综治协管员、家庭治安信息员,健全了以村、居委会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的集治安保障、调解、普法、帮教功能为一体的平安综治基层组织。
倾斜治理资源到基层。推动派出所所长进乡镇、街道班子,发挥派出所法治和治安职能优势,进一步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推动人民法庭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人民法庭硬件和审判质效双达标。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提高响应群众诉求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