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专题栏目>归档专栏>夯实网络安全责任共筑网络安全防线>预警通报

“隔空”盗刷来袭 警方提示如何辨“异象”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22-07-11 12:07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归档时间:2023-04-18

      

      手机、银行卡与本人“窝”在家中,一觉醒来,卡内余额却被盗刷殆尽,目前像这样利用“嗅探”技术盗刷银行卡的案件在多地发生。记者日前从安徽省滁州市公安局了解到,这种新型网络犯罪升级到4G网络领域。警方提醒当手机信号从4G掉到2G、收到不明短信验证码时需防范盗刷风险。
      警方介绍,这类盗刷案件常用“嗅探”设备截获基站信号范围内的手机短信息。同时,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网站和移动支付软件的技术漏洞,获取手机机主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这样便可实时截获被害人手机验证码短信息,用手机话费充值游戏点券后转卖,或是直接通过快捷支付盗刷被害人银行账户内钱款。
      对此,警方提示,遭遇类似盗刷“攻击”时,手机信号忽然会从4G降为2G,有可能会收到不明短信验证码,这时需要马上关机或开启“飞行模式”,立即联系短信所属的移动应用和网站服务提供商,查明短信验证码来源,并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手机话费和支付应用是否存在盗刷情况。一旦发现资金被盗,应火速冻结银行卡,保留短信内容,即刻报警。
      警方同时提醒,大家平时要做好手机号、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支付平台账户等敏感私人信息的保护。不法分子常常选择夜间作案,临睡前关闭手机免密支付功能,有利于保证资金安全。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网信办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