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道路宽敞顺畅,一栋栋老旧楼房焕然一新,一处处公园美景如画……如今,行走在临河城区,满眼是秀色,耳畔是欢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临河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巴彦淖尔“窗口”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建筑建设、园林绿化、城市美化亮化等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系统进行改善优化,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城市面貌迅速发生着变化,群众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提高居民幸福感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关乎城市发展。随着临河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曾经道路破损、停车位混乱、公共设施配套不全的老旧小区迎来华丽变身,不仅让城市服务功能升级,也让“老居民”享受到了“新生活”。
在安居园小区改造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有序施工。“今年,政府对安居园小区进行道路硬化、给水排水管网改造、供暖管道更新和楼房瓷砖脱落现象整治,全部工程预计于8月底完工。”车站街道办事处恒丰社区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安居园小区始建于2000年,共有住户292户、610人。小区因年久失修问题频发,严重困扰着小区居民。“政府这次对我们小区进行改造,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舒适、出行更方便,我们很感激。”安居园小区业主笑着说。
安居园小区改造工程只是临河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临河区共有2005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279个、1004栋楼,建筑面积约39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近11万人。2019年起,临河区启动实施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46亿元,改造小区150个、475栋楼、202.1万平方米。2023年临河区投资1.4亿元,对55个小区、184栋楼、60.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计划11月全部完工。其余未改造的老旧小区计划于“十四五”末全部完成改造。
改善出行环境 畅通城市微循环
“原来从五一家苑小区去西区,要么从新华街调头,车流量大,要么走五一街,路窄车多,现在光明街贯通了,方便多了。”说起光明街西大批发市场至水源路段的贯通,市民感慨道。
“断头路”就像城市交通的“肠梗阻”,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打通“断头路”,对完善城市路网、推动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经济、方便群众出行具有重要意义,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
近年来,临河区高度重视中心城区道路贯通工程建设,将其作为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内容,丰州路、塞北街、金川大道北延段等一批城区交通主干道分段陆续完成升级改造,一批困扰群众出行多年的“断头路”相继被打通,区域路网体系不断优化。2022年,临河区完成陕坝路、光明街局部路段打通工程,新改建幸福路、光辉路等7条道路。今年,临河区实施了帅丰街金川大道至开源路段、丰河路河套大街至利民街段、光明街西大批发市场至水源路段“断头路”贯通工程。
点亮城市“亮点” 畅享宜居生活
如何激活旧有城市空间,营造更高品质发展空间?临河区结合实际,以城市更新行动、精细化管理为中心,在精心打造现有绿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管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近日,位于金川大道与新华西街交叉路口的百合园里花香四溢,粉色、红色、黄色的百合花迎风绽放,游人们穿梭在花海中尽享美好。“百合园总种植面积1.3万平方米,种植各色百合花约18万株。”临河区园林管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市民苏某说,每天傍晚,他都会和老伴儿来这里遛弯消食,徜徉在美丽的花海中,心情也会变得愉悦。“临河建设得越来越好,河套公园、人民公园、足球公园、百合园、青春湖……可供市民游玩纳凉的地方越来越多,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近年来,临河区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充分利用拆除的临时建筑、废弃地、闲置地、道路节点、路头转角等,坚持受益群体最大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工作。截至目前,临河区已建成绿地面积1687.47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891.67公顷,建成口袋公园11处,公园绿地面积467.48公顷。
从居住环境的改善到打通“断头路”便捷出行,从优化城市功能到提升城市内涵,随着临河城市更新工作的持续推进,城市发展的障碍被逐步破除,城市遗留的顽疾被逐一解决,城市的承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