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河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启蒙,点亮学生科技梦。
走进临河区第六完全小学的信息技术社团,一场科技创新实践正在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利用编程做出了各种小程序。为了有效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该校精心打造了一套规范化、特色化、层级化、进阶化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以学科文化为基石,通过情境化的实践活动为线索,创新性地开展了掌控板Python编程、3D打印建模设计、机器人积木搭建、竞技无人机、Scratch编程等在内的多样化活动,为学生种下“AI梦想”的种子。
近年来,临河区部分学校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通过提前规划与综合施策,鼓励中小学校打造优质科普教育阵地。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大赛等平台,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有效激发学生探索AI的热情,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自2023年3月临河区正式举行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活动以来,共有10所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现已建成4个机器人创客室,配备教育机器人30余台、3D打印机5台、教育无人机20台及拍摄无人机4台。
下一步,临河区将加强对人工智能教师的培训力度,扩大人工智能教育在全区中小学的覆盖面,力争在部分学校实行人工智能教育常态化教育教学。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