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动态信息>旗县区动态

临河区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25-04-08 09:52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近年来,临河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一个平台受理、多部门联动、情法理全程贯通”的工作思路,创新构建“调解优先、源头预防、法治保障”三位一体治理体系,通过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解决、全流程服务”。2024年,临河区各级综治中心共收案6136件,结案4242件,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2.51亿元,调解成功率69%。
      资源要素全面整合,搭建“新平台”。部门联动一体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司法推动、多方参与、多元并举、法治保障”的矛盾纠纷化解理念,以6个进驻单位和12个对接单位为载体,集成综治、法院、公安等8大系统网络资源,形成“职能部门+专业网络”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实时共享、矛盾纠纷协同处置。功能集成多元化,健全完善“1+8”综合治理模式,以综治中心为平台,融合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诉调对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政仲裁、司法调解等8大功能模块,搭建多元组合、信息共享、司法支撑的服务体系,点对点、面对面解决群众诉求,实现矛盾纠纷分类导流、信息采集、立案登记、司法确认、人民调解、行政仲裁、律师咨询、法律援助、帮扶救助、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一站式”解决,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专业调解精准化。完善行业领域、群团组织、社会力量轮驻制度,分类设立民商事调解、信访调解、金融调解等13个专业调解工作室,涵盖矛盾排查、人民调解、行政仲裁等17个职能,覆盖27个重点行业领域。构建“特约调解”模式,引入第三方特约调解机构,将物业、供热等矛盾纠纷纳入调解范围,首批化解疑难案件600余件。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岗,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委员会,专人受理、快调快结。
      选齐配强调解队伍,打造“新力量”。专业力量固根基,构建“常驻+派驻”双轨机制,乡镇、农场、办事处及相关单位共派驻36名专业人员全程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建立“法官指导+调解员主调”工作模式,不断提升调解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法治化程度,现有自治区级金、银牌调解员各1人,旗县区级金牌调解员1人。社会力量拓维度,创新调解员选聘机制,向社会公开选聘33人,特别是将信访部门退休领导干部以及已教育转化的原老访户等聘请为调解员,发挥他们熟悉上访人心理、善于沟通和掌握政策法律的优势特长,起到了良好的调解效果。品牌力量树标杆,大力开展“人民满意调解室品牌”创建活动,积极选树化解信访矛盾多,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多,化解重点、难点案件多的“三多”标兵和典型,成功推出“李玉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得到了自治区、市等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
      优化受理处置流程,解锁“新模式”。智能导诊精准分流,参照综合医院导诊分流模式,将受理的矛盾纠纷由一个窗口导入、各调解室分处,让群众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保障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就地化解;对调解成功的及时进行司法确认,不成功的转入法院诉讼程序,实现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多对一”。线上调解提质增效,利用诉讼、调解服务远程柜台,提供在线申请纠纷调解、立案及案件文书领取、法律法规查询等个性化服务,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方便群众“跨地区、随时随地”解决纠纷,进一步延伸群众诉求化解渠道,提升案件化解效率。分类施治末端化解,根据信访矛盾的诉求、类型、难易程度,划分为A、B、C、D四种类型,分类甄别出具报告,对诉求合理的及时调解,并进行司法确认;对诉求不合理的充分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将信访当事人紧紧吸附在当地;对确属生活困难的及时帮扶救助,确保“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当地”。组团服务凝聚合力,成立“人大+法院”“政协+法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调解工作室,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邀请代表、委员参与婚姻家事、民生、涉企、行业纠纷等案件的调解工作,释放多元解纷新活力。工作室成立以来,参与矛盾纠纷调解174件,成功化解150件,成功率86%,受到了多方肯定和认可。
      通过以上创新举措,临河区在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治理法治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临河区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编辑:张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