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我市采取四举措全力兜牢兜实 “三保”(“三保”是指保工资、保基本民生、保运转)底线。
着力抓好“三保”预算审查。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三保”保障范围和执行标准,足额将“三保”资金纳入预算保障,确保“三保”资金不留缺口。在年初编制预算时,将可用财力和“三保”需求作为预算审核的重点,建立市级全面审核工作机制,指导督促旗县区足额安排“三保”预算,从源头夯实“三保”基础。
着力抓好“三保”重点监控。及时掌握旗县区财政运行情况,完善基层“三保”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对旗县区“三保”工作实行按旬、按月动态管理和动态监控。对各地可用财力、年度支出需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保障情况进行重点审核、把关。督促、指导旗县全面落实“三保”责任,加强对旗县区“三保”工作保障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旗县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求,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避免拖欠工资等问题发生。
着力抓好“三保”库款管理。为了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在预算安排和库款调度等方面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同时,落实好各级财政在保工资发放中的兜底责任。按照工资调度情况,按标准不留工资缺口,并要求各旗县区在人民银行设立“工资”专户,全力保障工资足额发放。同时,市级严格按照资金结算办法,按月均衡调度旗县资金,每月调度资金次数均在两次以上。为了保证库款安全,结合自治区工资专户调度情况,各月均实现工资提前调度、本月发放,各地均未出现欠发情况,保障工资资金工作得到自治区好评。
着力抓好“三保”收入征管。不断加大财税收入征管力度,增加财政收入。一是稳抓现有基础税源。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跟踪管理,实时掌握行业产销情况以及项目工程进度、投资情况,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确保现有基础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二是积极培植壮大后续财源,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停限产企业和即将投产企业的支持保障力度,使企业早日投产达产运行。同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多举措培植后续财源。三是全面实行财政票据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一体化,实现了收缴系统对接,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是继续加大历年欠税清缴力度。通过税务稽查等形式,多措并举清理欠税。五是全力以赴做好资金争取工作。始终坚持把争取上级各项资金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全面梳理,有针对性地选择上级项目,争取资金,以弥补财力不足,保障“三保”支出需求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通讯员 高溥 白晓桐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