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巴彦淖尔市2009年就业工作综述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0-01-05 09:55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这条主线,突出抓好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大力开展就业培训、稳步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这四个重点,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强化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全力推进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强化组织领导,出台配套政策,确保就业局势稳定。2009年1月16日,市委、政府建立了由市分管领导为总召集人、30多个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全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各旗县区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建立报告制度,实施动态监控,加大失业调控力度。针对金融危机以来停产半停产企业和返乡农牧民工呈现上升趋势的现状,市委、政府及时启动了失业预警和失业调控机制,同时各级就业部门通过走访和调查返乡农牧民工的回流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求职愿望和培训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促进返乡农牧民工就业。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市返乡农牧民工由1月份最高峰时的31521人下降到1724人,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帮助29797名返乡农牧民工实现了就业。

       实施减负政策,落实帮扶措施,稳定企业就业岗位。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通知》精神,我市共为困难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缓缴、减缴社会保险费7059万元。去年全市共提取失业保险金138万元,用于参加失业保险、受金融危机影响陷入经营困难企业的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保障困难企业不裁员、少裁员、不减薪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生产,稳定企业员工就业。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失地农牧民,可享受与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同等的各类优惠政策。

       加强目标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为了提高全市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和抗风险能力,去年市政府出台了《巴彦淖尔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近日市劳动就业局起草了《巴彦淖尔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操作细则》,为今年1月起实现全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服务力度,促进特殊群体就业。市就业局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积极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同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通过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小额贷款、项目推荐、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此外,“三支一扶”、“民生工作志愿者”、“基层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和“人才储备”等计划也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了帮助农牧民工转移就业,市就业局采取劳务输出、举办劳务洽谈、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培训、提供小额贷款、实施就业援助和推荐企业吸纳安置等多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工的就业和创业。此外,市就业局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和政策扶持等形式,努力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

      强化技能培训,促进效益提升,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充分利用已认定的大中专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等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实施了规范化、有序化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促进就业的效益明显提升。2009年,全市城镇职业技能培训12255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0563人,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86%;农牧区劳动力技能培训12422人,培训后实现就业9297人,培训后就业率为75%。二是认真落实了九部门重点培训任务。按照管办分离、市场运作的思路,将就业、培训、创业紧密结合进行,通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目标任务,建立信息统计报告制度,有效推进了重点培训任务的实施和完成。三是认真开展了创业培训。年初,市政府把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全市各级就业部门围绕“创业培训+政策扶持”的创业服务总体模式,通过进行“SYB+实训模块+小额贷款+后续服务”运作,提高了劳动者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基础工作,延伸就业服务领域。一是建立健全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街道、乡镇、农牧场劳动保障事务所76个,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43个,选配实名制社区高校毕业生民生工作志愿者179人,基本形成了市、旗县区、街道(镇、农牧场)、社区(村、嘎查)四级就业服务网络,使就业服务工作直接延伸到了全市城镇社区和农牧区村(嘎查)基层。二是积极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创建的20个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

       开展专项活动,扩大就业影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我市各级就业部门先后在车站、工地、社区、乡镇、劳动力市场等公共场所,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企业招聘周”、“大学生就业招聘月”、“就业下乡”等一系列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送服务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城乡求职者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独立和联合举办各类专项就业服务活动100余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426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370多人。

       据悉,2009年,全市城镇共新增就业11568人,其中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再就业4860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564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10000人、4000人和1000人的115%、121%和15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6%,低于控制目标4.25%的0.19个百分点;全市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2464人,其中转移六个月以上的112850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16万人、11.3万人的101%和99.8%。全市累计开展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1225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00人的122%,失业保险核定征缴人数105162人,基金核定征缴额2107万元,分别完成核定征缴人数目标任务10.5万人、基金核定征缴金额目标任务1700万元的100%和123%。

       截至去年12月20日,全市为符合政策条件的24398人发放职业培训补贴1706.12万元;为符合政策条件的15100人发放职业介绍补贴120.9万元;为符合政策条件的8321人发放社保补贴2151.73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补贴6501人,1467.74万元;失业保险补贴2971人,111.47万元;医疗保险补贴5689人,572.42万元);全市为安置在公益性岗位的843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岗位补贴172.62万元。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编辑:王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