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
据市统计局月度形势报告显示,1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下降0.1%,非食品价格下降1.5%;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项目价格持平,工业品价格下降2.0%。食品价格成为影响当月物价总水平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1月份食品上涨4.7%,其中鲜菜价格上涨35.5%,干鲜瓜果上涨20.9%。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出现三涨五降的态势。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分别上涨为4.7%、1.1%和0.3%;下降的类别有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居住类指数分别下降2.8%、3.9%、1.9%、2.0%和0.6%。
上述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调控落实到位,居民消费价格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市场货源充足,全市物价总水平运行良好,处于适度状态。
1月份我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9%
在我市大力整顿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市场,强化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的共同作用下,今年1月份,我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2.9%。从调查的10大类农业生产资料类别来看,价格呈现出三涨四平三降运行特点。其中,化学肥料、农药和产品畜的下降成为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1月份我市化学肥料类价格同比下降11.3%;农药及农药械类下降7.6%,产品畜类价格同比下降4.0%,上述三类在农业生产资料所调查的十大类别中下降幅度最大,成为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饲料类、农用机油和农用种子、薄膜类分别是上涨1.3%、25.9%和1.0%。
1月份我市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7%
据市统计局调查显示:今年1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0.3%,比上年同期回落0.8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7%,比上年同期上涨2.4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回落1.9百分点。
1月份,占居民消费总水平约30%的食品类中的16个小类中,粮食、干豆类及豆制品、蛋、菜和干鲜瓜果指数分别上涨6.6%、12.6%、9.9%、30.6%和20.9%,成为1月份食品类中涨幅最大的5个小类。其中,干豆类及豆制品、鲜菜和干鲜瓜果涨幅超出两位数。肉禽及其制品和油脂同比下降6.2%和7.1%。此外,受原料价格下跌影响,糖类价格下跌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