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和了解我市国内旅游情况,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促进我市旅游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季度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国内游客在我市的旅游情况调查工作。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分别对我市的宾馆、饭店等场所的国内游客进行抽样问卷式调查,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游客构成
从客源地来看,二季度我市接待的国内游客中,来自省外游客多于自治区内游客。来自省外游客占样本总数57.6%。自治区内游客占样本总数的42.4%。接待的外省国内游客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其中来自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宁夏的游客居多。一些距我市较远或经济欠发达省区如:云南、西藏、新疆、贵州、海南等地很少有游客到我市来。
从游客的性别及年龄看,男性游客多于女性游客,男、女游客的性别比为2:1;从居住地来看,城镇居民仍是出游的主体,城镇居民与非城镇居民比例为11:1。
从国内游客的年龄段看,25-44岁依然是游客出游的主体,占样本总数的69.1%;位居第二的是45-64岁的游客,占18.8%;本次调查没有14岁以下的游客。
从游客的职业构成看,服务销售人员出游人数最多,占样本总数的24.9%;其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占样本总数的19.1%;位居第三的是公务员,出游人数占总数的12.0%。
2、出游目的及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在来我市的游客中,进行商务活动的游客最多,占样本总数的31.4%;第二位的是探亲访友的游客,占样本总数的17.0%;以后依次为:其他、会议、休闲/度假分别占游客总人数的17.2%、14.9%和9.6%;文化/体育/科技交流、观光/浏览和宗教/朝拜的游客非常少,仅占总游客人数的9.6%。
就游客的出游方式看,散客出游仍占主导,其中个人出游人数占样本总数的29.3%;其次是以其他方式出游的,占样本总数的28.5%;单位组织出游的比重为22.3%;家庭或亲朋结伴出游的占19.6%;旅行社组织的出游者仅占0.3%,这说明旅行社在组织国内游客来我市出游方面的力度仍显不足。
3、景点游览情况
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国内游客中,到景点游览过的游客占样本总数的17.3%,共游览景点117人次,平均每人游览1.8个景点。每位游客在我市平均逗留1.71天。
4、游客的花费情况
调查显示:本次调查的旅游花费为人均1187.65元,其中长途交通(飞机、长途汽车、火车)费用在我市国内游客的各项花费中居首位,为人均304.44元,占到旅游花费总额的25.6%;其次是住宿消费,为人均262.75元,占旅游花费总额的22.1%;第三是购物消费,人均224.38元,占18.9%;然后依次为:餐饮消费为人均206.83元;其他消费为人均74.48元;娱乐消费人均40.25元;景区旅游消费人均39.65元,以上四项分别占旅游花费总额的17.4%、6.3%、3.4%和3.3%。除了长途交通费外,每位游客在我市的各种消费为人均883.21元,平均每人每天在我市消费516.50元。
5、国内游客对我市旅游服务的评价
在本次调查中,国内游客对我市旅游服务质量、接待设施的综合评价良好。游客对旅游接待设施的评分标准是用5分制表示,5分表示最好,1分表示最差。本次调查的游客对我市旅游接待设施的综合评价为3.39分,其中对宾馆饭店的评价最高,为4.03分。分居第二、三位的是餐饮和购物,其评价得分分别是3.73分、3.61分。娱乐、浏览/参观点、交通和景区(点)厕所各项的评分均低于综合评价得分,依次是3.22分、3.2分、3.18分和2.77分,可见这些接待设施仍需改进。
6、国内游客对我市旅游商品感兴趣程度
我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体味民俗民风。根据被调查游客的反映情况来看,游客对我市的民族服饰、民族食品感兴趣程度高,占样本总数的49.2%和46.6%;其次是民族歌舞、民族生产生活和民族节庆,分别为45.8%、43.9%和37.9%。
7、国内游客了解内蒙古旅游资源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调查中,国内游客了解内蒙古旅游资源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亲朋介绍,占样本总数的50.0%;其次是广告宣传和媒体传播,分别为38.7%和29.1%;通过旅行社推荐的仅有7.6%,说明通过旅行社介绍内蒙古旅游资源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几点建议:
1、因地制宜,积极开发专项专线旅游。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已成为发展我市旅游业的重要载体, 农村作为一个现代旅游目的地,正接纳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目前农业旅游在我市虽然已热起来,但整体讲还不算规范,基本还仅处于一个“吃农家饭”的概念。充分利用农村、牧区丰富的生态、种植和民俗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对继续拓展我市的“一日游”会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
2、整合资源,重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资源的整合,就是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统一开发,整体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求得旅游的最大规模效益。我市目前的旅游资源尚未形成合力,景点、旅行社、导游服务、交通行业等在内的各旅游窗口行业缺乏旨在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业的统一规范的标准和服务。我们建议市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调控力度,建立全市的统一协调机构,将创建一流旅游城市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相关行业,追求旅游空间和效益的最大化,完成各方面旅游资源的转化、升值。
3、加强宣传促销工作。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发展旅游业,要加大市场宣传、促销力度。要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介,介绍和宣传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