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玉米、小麦、绿豆、肉菜蛋等商品价格都出现轮番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为了解市场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近期对粮食、农畜产品及钢材、煤炭等重要商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粮食收购进展及价格变动情况
今年,我市共种植玉米258万亩,比去年增加31万亩,玉米总产量预计达36亿斤,比上年增加6亿斤。今年我市粮食部门将玉米的收购价定为0.95-1.00元/斤,比去年的0.83-0.85元/斤高出约16.0%。由于目前玉米的水分含量普遍过高,超过收购标准(14.0%),因而粮食企业没有进行大批量的收购,仅有养殖户小批量收购。小麦共种植196万亩,总产量达14亿斤。目前我市小麦收购价执行去年的开秤价1.15元/斤,而市场价格已涨至1.30元/斤,农民期望价为1.50元/斤甚至更高。由于小麦收购价格和农民预期差距过大,因而大部分农民宁愿屯粮也不愿出售。从粮食部门了解到,截止目前我市共收购玉米1500万斤,小麦8500万斤,粮食总储备1亿斤。今年我市粮食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严禁哄抬粮食价格,保证市场粮食价格稳定。
二、重要农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粮食、肉、蛋等重要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这使他们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据调查,本月临河区一等东北大米零售价格为2.5元/斤,一等瑞雪面粉1.84元/斤,绿豆7.0元/斤,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9.0%、15.0%、100.0%。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使得粮食消费量增加;二是气候变暖、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了粮食产量;三是生物燃料发展导致能源工业与食品工业争粮,影响了粮食市场的供应。
本月大白菜、土豆、姜、蒜零售均价分别为1.2元/斤、1.8元/斤、6.5元/斤、7.0元/斤,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00.0%、50.0%、44.4%、55.6%。蔬菜价格上涨原因:一是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蔬菜价格上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相应的农用生产资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也随之增加。二是外地菜运入成本提高。临河地区冬季大棚菜大部分蔬菜靠外地调入,由于油价涨幅较大,运输成本的增加,加大了蔬菜的购进成本,促使蔬菜批发价格上涨。三是流通环节利润提高。商户为了获得更多利润,拉大蔬菜收购与批发差价,批发与零售差价,推动了蔬菜价格的上涨。
本月猪后座肉、猪排骨、牛肉、羊肉零售均价分别为12.0元/斤、14.0元/斤、17.0元/斤、16.5元/斤,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20.0%、16.6%、13.3%、26.9%。鸡蛋零售均价为4.7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11.9%。肉禽蛋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户成本增加;二是市场供应量减少,供求失衡;三是油价上调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三、钢材价格、购进和销售情况
目前临河地区钢材市场零售商有30多家,从几家规模较大的厂家了解到,近期6.5#盘条、5#角钢、1.2寸管材零售价格分别为4400元/吨、4500元/吨、4700元/吨,环比分别上涨2.3%、2.2%和2.1%,同比分别上涨6.8%、6.7%和8.5%。近期我市钢材市场已进入销售的淡季,价格稳定。市场零售份额和各开工建设项目用钢材比例约为2:98,各开工建设项目中一些重点工程和房地产所用钢材数量较大。目前大多数工程已进入完工或停工待建状态,这些施工单位多数直接从厂家购进钢材,是影响我市钢材价格走向的主要力量。近期钢材价格略涨的主要原因是出厂价格的上涨,其次是近期我区部分地区出现“柴油荒”造成运力的紧张,致使钢材价格上涨。
四、煤炭价格、购进和销售情况
煤与居民基本生活高度相关,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能源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能源价格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用煤价格也在增长,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我市的煤炭主要是从外地购进,冬季取暖用煤主要从鄂尔多斯和乌海调入。进入冬季,煤炭价格一路上涨,目前市场煤炭的零售价为:精煤900元/吨,煨炭800元/吨,乌达面煤400元/吨,蜂窝煤400元/吨,环比分别上涨11.1%、12.5%、12.5%、5.0%。居民家庭冬季主要用于取暖的精煤价格同比上涨12.5%,到明年1月份预计涨到1000元/吨。面对今年冬季的高煤价,居民家庭尤其是低收入户家庭叫苦不迭。从经营商了解到今年煤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煤产地化工企业加大了煤的深加工,对外调运煤实行凭煤票调运,即所说的“煤管票”,通过实行“煤管票”限制了外地车辆的大量调运。一位经销商谈到,他的煤厂在实行“煤管票”之前一个月能调回150吨精煤,现在每月只能调回100吨煤,再加上近期受“柴油荒”的影响,煤价上涨已成必然,能保持现价已经很不容易了。从市场供应和需求量上看,目前尽管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但供应还是比较充足,老百姓多掏点钱还是能够买到过冬的用煤。
五、稳定物价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贯彻通知精神,审慎出台相关措施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落实16项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审慎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
(二)加强市场监控检查力度
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和检查力度,特别是对粮油、肉禽蛋等重要农副产品的生产、需求、价格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分析,防范价格异常波动。加大物价执法力度,大力查处哄抬物价、跟风涨价、囤积居奇、散布不实涨价信息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适当把握好政府调价的时机和力度,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三)完善肉粮储备投放机制,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加强对粮油、肉禽蛋等重要产品的储备,保持地方储备粮油的投放力度,落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以应对因市场供需失衡而产生的价格振荡,保证市场供应充足。建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品。
(四)加强“菜篮子”工程,落实市长负责制
根据市区现行人口规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切实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地方财政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建立与市区消费相适应的禽畜食品生产基地,满足市场供应,保持禽畜食品市场价格水平基本稳定。
(五)适当补贴低收入群体
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六)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引导市民
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大力宣传我市在稳定价格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成效,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反映价格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发布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合理引导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从促进生产、搞好服务、搞好流通、搞好防疫、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等方面入手,严格控制提价措施,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