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开发特色旅游资源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2-02-24 09:27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巴彦淖尔市2011年国内旅游调查报告

    为了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国内旅游发展动态,加强对我市国内旅游市场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更好地开拓我市国内旅游市场,为领导和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组织实施了2011年巴彦淖尔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国内旅游增长势头良好,呈现出旺盛的活力。

    一、我市国内旅游总体情况

    一年来,我队按季对部分旅游景点和住宿企业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了解国内游客到我市旅游观光的景点个数、逗留天数和旅游花费等情况。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我市国内旅游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每位游客在我市平均逗留2.6天,人均花费1352.84,比上年同期增加89.32元,增长7.07%

    (一)自治区内游客仍是我市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

    从客源地来看,2011年我市接待国内游客中,来自省外游客多于自治区内游客。自治区内游客占样本总数的57.2%来自省外游客占样本总数42.8%。接待的外省国内游客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其中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宁夏的游客居多。一些距我市较远或经济欠发达省区如西藏、新疆、云南、海南等地很少有游客到我市来。

    (二)我市接待的国内游客到景点游览情况

    对旅游接待设施调查中,只有16.18%的游客到景点游览过,共游览景点292个,平均每人游览2.3个景点。说明我市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甚小,尚需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

       (三)我市接待的国内游客的出游目的

    游客出游目的列第一位的是进行商务活动的游客,占样本总数的26.12%;第二位的是休闲度假的游客,占样本总数的17.97%;位居第三的是探亲访友的游客,占样本总数的16.86%。单纯为了参观游览来我市的游客仅占样本总数的9.03%,大部分游客的出游目的不是为了参观游览。这说明旅行社在组织国内游客来我市出游方面的力度仍显不足。

       (四)国内游客对我市旅游质量、接待设施的综合评价

       在问卷设计中,游客对旅游接待设施的评分标准是用5分制表示,5分表示最好,1分表示最差。2011年调查的游客对我市旅游接待设施的综合评价为3.60分,其中对宾馆饭店的评价最高,为3.92分。分居第二、三、四位的是交通、娱乐、餐饮, 其评价得分分别是3.89分、3.84分、3.75;购物、浏览参观点和景区(点)厕所的评分均低于综合评价得分。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全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旅游主管部门和各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景点规模小,基础设施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景点规模小,基础设施较差

    近年来我市公路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各旗县区的旅游景点设施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也有了明显改善。这对发展我市旅游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市旅游设施的建设,以及现有景点硬件建设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景点小、环境差、没有新意。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在旅游发展上围绕当地特色,打造了乌拉特草原风情游,乌梁素海观鸟游,河套农业生态游,乌拉山森林探秘游,黄河枢纽工程观光游,古长城、阴山岩画怀古游,荒漠草原边关探险游等旅游精品景点,但景点的规模多年来变化不大,景点周边环境并没有大的改观。二是一些生态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条件差,令游客望而却步。巴彦淖尔市境内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乌拉特前旗的乌拉山森林公园、乌梁素海湿地生态与观鸟旅游区,乌拉特中旗的奇石林、海流图生态园,还有著名的黄河大漠风情、乌拉特草原民族风情等,这些优质的旅游资源,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有些地方道路虽修通了,但旅游的配套设施如吃、住、休闲娱乐等条件却差强人意。为此,尽管一些旅游者很感兴趣,却总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旅游景点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旅游业的发展和提高,除了必要的硬件建设和发展外,还要在软件设施的建设和提高上下功夫,软件的建设最终体现在对游客服务质量的提高上。服务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心情和游客对这个地区整体的印象,甚至影响到游客留与去以及会不会再来,更有甚者,还会导致游客在其亲朋好友中对我市旅游状况做出负面宣传。在调查中,不少游客反映景点服务人员对客人的态度生硬,在景区内问路问事得不到工作人员的热情友好回答,有时还被拒绝回答。少数服务人员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对旅游者提问一问三不知,甚至直接不回答。

     ()旅游产品没有形成地方品牌,缺乏质量标准

    旅游购物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旅游发展中起步较晚。目前,我市还没有专门从事旅游销售的商店,仅部分景区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商铺兼卖旅游商品。在调查中,游客普遍反映,目前这一部分市场很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无安全认证,三无包装、通用包装比较普遍,鱼目混杂,质量无法保证。景区现有的土特产没有统一标准,定价也比较随意,无生产厂家,商家自行简易包装,容易出现过期变质价高等问题。二是旅游产品缺乏,新品开发严重不足。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主要旅游产品为景区土特产、民俗产品等。市场上缺乏专门针对游客经过专业开发的深加工产品和特色产品。

    三、几点建议

    在我市旅游业稳步发展中,成绩显著,问题尚存,呈现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规律性矛盾。但这并不是发展障碍,反而是动力。因此,解决问题,努力开拓才是关键。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电子信息网络平台,提供优质信息化服务

    出门在外,除通过电话手机与家人和外界联系外,电脑网络已成了当今人们与外界沟通和联系的主要平台,发展我市旅游业也应加大信息网络建设。

    1、市内及旗县各大宾馆入住客房都要配备上网专线,视客人的要求开通或不开通。对配套设施好的星级以上宾馆房间内应配有上网电脑,一般宾馆可配有一至两台公用上网电脑,可供客人查询网上信息和进行商务网络活动。相关金融、交通、商业宾馆以及大的餐饮超市应开展网络商务业务,使游客不但能上网查询信息,也能在网上定宾馆、车票、机票和购物。

    2、建立我市与全区、全国网络商务平台,加入国家旅游商务网络,利用网络进行旅游商务活动,使行业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这样可以充分宣传我市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国际旅行团来巴彦淖尔观光。

    (二)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游客吃得好,住得满意,游得高兴,玩得快乐,钱花得理想,下次才会再来。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对相关行业要进行规范和达标要求,例如宾馆硬件设施必须达标,星级要有达到星级所要求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普通旅社也要有标准,卫生条件必须达标,服务水平必须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

    2、服务行业要实行微笑服务有求必应,主要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景点,要有懂业务的导游,能随时为游客回答相应的问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要达标,宾馆、餐饮、景点、旅行社等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各自行业服务要求尽可能高质量为游客提供服务。

    (三)加大旅游监督,完善协作机制

    为使我市的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市旅游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和协调,在监督上要有工商、税务、公安、环保、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参与,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对涉旅行业间部门内部和行业间的利益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使之形成合力。

    (四)打出购物品牌,建立固定的旅游购物点

    在旅游六要素中,除了吃、住、游、玩、娱乐再就是旅游购物,旅游购物与其他购物不一样,它的主要特点是少而精,带起来方便,拿回去送人能拿出手,自己享用也很实惠。我市目前的旅游购物,主要集中在景区当地的土特产,而土特产又以食品、中药材、手工艺品居多。根据我市旅游购物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有固定的旅游购物点,这些购物点可设在市内交通方便停留宽阔的地段;二是各类商品都要质地好、包装精美、数量够、价格合理,方便不同层次、不同要求旅游者的购买;三是各类商品都要明码标价,不能欺诈游客,保证游客购物满意;四是要按照游客的不同需求,对各类商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加工,争取推出更多反映我市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特色商品;五是要促进景区当地土特产品的品牌化,推出几种叫得响的土特产品牌子,进一步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

    (五)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旅游宣传促销形式要有所创新,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扩大影响力。除周边市场外,还要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向南方市场扩展,最大限度地开拓市场,提升我市旅游业的整体形象。此外,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除依靠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外,还要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方筹措资金,特别要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充分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另一方面,要重视科技与文化的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播。 (李爱莲)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编辑:王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