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减缓的形势下,巴彦淖尔市市委、政府积极地采取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保持了全市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市场物价平稳运行。
一、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情况
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明显放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3.0%,涨幅较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比全国的102.6%高0.4个百分点,比全区的103.1%低0.1个百分点。按不同的分类:城市上涨3.4%,农村上涨2.7%。食品类价格上涨5.9%,非食品类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3.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4%。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见下图。
从图上看我市CPI基本走势, 全年CPI曲线图似耕犁形状。1月份是最高点,涨幅为5.4%,之后震荡下行发展,到7月份达到谷底,涨幅为1.5%,最高和最低点两者之差为3.9个百分点。在经历了下跌和反弹的运行轨迹后,8至11月份呈平稳发展的态势,到12月份涨幅升至2.8%。
分类别来看,我市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与服务项目价格表现为“七涨一降”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仍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首要因素。影响力居次位的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2.4%,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43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价格的运行特点及成因
(一)食品类涨价压力有所减轻,但仍是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我市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1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60.3%,它仍是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在食品类中价格变动比较明显的几个分类情况是:
1、鲜菜价格变动明显,涨幅最大。全年,我市菜价格同比上涨11.0%,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6.8%。我市鲜菜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1至3月份受春节和寒冷天气的影响,鲜菜价格持续上涨,涨幅分别为15.7%、10.7%、26.1%。到4、5月份,受天气反复、供给有所减少等短期性因素影响,鲜菜价格又上涨较大,4月份价格涨幅为33.7%,5月份鲜菜价格涨幅达到全年最高点,为36.8%。之后随着入夏后气温不断回升,时令蔬菜大量上市,使蔬菜供应得以保障,进入6、7月份我市蔬菜价格大幅回落,7月份价格出现下降的趋势,鲜菜价格降幅达9.6%。8月份出现反弹,9月份继续回落。10月以后鲜菜价又开始周期性地上涨,到12月份鲜菜价格涨幅达22.4%。鲜菜价格上涨原因有三:一是季节性因素。二是运输成本不断增加,由于我市蔬菜大部份是从外地输入,随着汽柴油价格节节樊升,运输成本不断增加。三是种植成本的提高,这已成为蔬菜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
2、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我市粮食价格同比上涨7.5%,其中大米价格上涨13.5%,面粉价格上涨2.9%,粮食制品价格上涨7.4%。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引起国内粮价的上涨;其次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进城打工青壮年农民的增加,使务农成本显著提高,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第三是国际能源的供应日益紧缺,生物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对粮食需求显著增加,促进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3、油脂类、肉禽类产品价格涨幅较快。油脂价格上涨4.4%,其中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6.8%,其他油脂类价格上涨6.7%。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6.1%,食用畜肉产品中牛肉价格上涨的幅度最大,为19.0%,其次是羊肉,为13.7%,猪肉价格呈小幅度下降趋势,降幅为1.8%,畜肉副产品价格下降1.6%;禽价格上涨0.6%,其中鸭肉价格上涨1.1%,鸡肉价格持平;加工肉禽类产品价格上涨5.7%,其中畜肉制品价格上涨6.8%,禽制品价格上涨3.9%。油脂类、肉禽类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养殖成本和人工费用的增加。
4、水产品价格稳步上涨。水产品价格上涨6.0%。其中鱼类产品价格上涨5.7%,在鱼类产品中淡水鱼价格上涨5.3%,海水鱼价格上涨7.7%,其他水产品价格上涨7.0%。养殖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增加引起了水产品价格的上涨。
5、干鲜瓜果、在外用膳食品价格明显上涨。我市干鲜瓜果价格上涨6.9%。其中鲜瓜果价格上涨7.1%,干(坚)果价格上涨6.1%。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6.7%,其中主食价格上涨5.9%,炒菜价格上涨4.5%,地方小吃价格上涨17.6%。干鲜果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受到节日因素拉动,居民需求大幅增加,在需求增加的拉动下,价格一路走高;二是运输成本加大;三是人工费用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原料价格升多降少,二是人工费和租金等杂费大幅增加,三是受到节日因素拉动。
6、蛋类价格震荡发展,以降为主。蛋类价格下降2.9%,其中鲜蛋价格下降3.4%,蛋制品价格上涨6.5%。市场上鸡蛋数量供大于求是蛋价走低的主要原因。
(二)居住类、服务项目价格小幅上涨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自有住房价格上涨5.0%;住房租金价格上涨1.7%;水、电、燃料价格上涨0.4%,其中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4.0%,水价格上涨0.3%,管道燃气、电和其他燃料价格持平;建房及装修材料上涨0.2%,其中木材价格上涨3.3%,板材价格上涨0.8%,玻璃价格上涨0.5%。
服务项目类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上涨较为明显的有:自有住房中的维护修理费上涨17.8%。市区城市间交通费中的长途汽车费上涨11.0%,短途汽车费上涨8.9%。个人服务中的理(烫)发费上涨10.0%。家政服务费上涨6.4%。车辆使用及维修费中的停车费上涨13.4%。伴随着劳务费和物流成本的上涨,服务项目费用价格出现了相应的上涨。
(三)工业消费品价格涨跌互现
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4%。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和国际市场输入性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整体呈上涨的态势。其中中药材价格上涨8.0 %,中成药价格上涨1.3%,酒类价格上涨6.7%,服装价格上涨5.0%。电子产品由于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部分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如照相机价格下降8.8%,电冰箱(柜)价格下降4.5%,电脑价格下降1.6%,电视机价格下降1.7%。
(四)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微降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通信类价格下降1.7%,交通类价格上涨1.1%。通信类中,移动电话机价格下降7.9%,月租费下降1.2%。交通类中,车辆修理服务费下降2.8%,零配件价格下降1.6%,轿车价格下降1.0%,助动自行车下降1.1%,全年发改委统一调整成品油价7次,三涨四降,致使柴油价格上涨3.2%,汽油价格上涨1.3%。
三、稳定市场物价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市物价水平节节高涨,对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稳定物价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
(一)继续稳定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保障市场供给
鉴于食品价格在消费价格总水平中的主导地位,尤其是肉、蛋、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对CPI走势产生明显的趋势性影响,因此,在全市应着手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主要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土地、资金借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政策性支持;同时,完善政府储备制度,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生产环节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为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提供基础性保证。
(二)完善产品运输环节收费政策,降低物流成本
继续实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同时,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适用产品的范围;制定相应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物流行业,加大对配送、运输的监管力度,鼓励发展科学的新型配送方案,降低配送成本,通过对物流运输环节管理、规范及政策支持,为稳定市场物价提供保障。
(三)持续加大市场价格调控和监管力度,稳定物价
保持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从严控制房地产价格;加大对市场价格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方法、治理市场环境,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炒作与人民生产、生活相关商品行为给予严厉打击;提高有关部门对市场的预警能力,及时调整供求状况,稳定市场物价。
(四)加强财政补贴,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质量
补贴可以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消费环节补贴三部分。通过不同方式的补贴,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费用,保证居民生活水平,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2013年CPI走势预测
目前国内外经济整体增速趋缓,上年的翘尾因素仍然延续,食品和居住价格等刚性上涨压力不减,服务性项目价格涨价因素增多,这些因素对实现今年的控价目标压力较大。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预计全年我市物价总水平将保持小幅上涨走势。 (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