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准确了解掌握我旗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乌中旗统计局结合今年一季度农牧民住户调查数据,对今年农牧民增收形势以及影响增收的因素开展了深入调研,对调研了解到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一季度农牧民收入情况及特点
(一)农牧民收入稳步提升,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今年一季度,我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70 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 %,比城镇居民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从一季度各项收入构成来看,家庭经营净收入仍是农牧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人均达到2998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75.5%;其次是人均转移净收入达到850元,占人均可支配的比重达到21.4%,来自政策性生活补贴的收入占转移净收入的比重较大;第三是工资性收入人均达到122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3.1%;一季度财产净收入为0,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农牧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明显,以经营收入为主的传统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占比持续上升。其中经营净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1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占比分别较上年上升了15.9和1.2个百分点。
二、2015年农牧民增收的推动因素
(一)农牧业生产基础稳固,农牧民增收得到保障
今年我旗进一步加强农牧民生产保障,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灌区96万亩农田实现了充分灌溉。同时还积极推进5.8万亩中低产田节水配套改造、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130公顷土地“增减挂钩”等基础设施项目,有效抵御了因旱灾引发的减产,加之农业优良品种的广泛推广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快速推广,单产提高,降低了种植成本,稳定了主产区的基本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了高效农业增收作用。保障了农牧民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提高了农牧民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能力。预计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可达132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比上年增长1.5%。
随着草原生态建设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畜禽存栏和产量持续增加。2015年,全旗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一季度除牛的存栏率下降外,猪、羊和禽的存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一季度牛存栏0.77万头,同比下降2.2%;猪存栏1.6万头,同比增长1.0%,羊存栏120.8万只,同比增长5.8%;家禽存栏12.4万只,同比增长4.9%。畜禽存栏稳定增长,为畜牧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农牧民增收得到保障。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牧民增收步伐稳健
随着全旗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广大农牧民在就业途径、择业范围和收入保障等方面受益良多。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步伐加快,带来了农牧区二、三产业逐渐兴起,对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吸附力增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规模逐步扩大,2015年,乌中旗农村牧区劳动力将转移就业14000 人以上,可大力提高农牧民来自工资性收入的比重。
(三)“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农牧民增收效果显著
2015年,我旗继续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的重点工作,全力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示范工程。我旗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不断完善农牧民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牧民生活保障,特别是困难农牧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农牧民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和补助水平继续提升,给农牧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证。
(四)农牧民投资意识增强,财产净收入增长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旗农牧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财产净收入逐年增长,据城乡一体化调查数据资料显示,2014年,农牧民财产净收入就达到45.9元,比2013年增长6倍。农牧民一是通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增加收入,二是以农牧业机械等资产类入股取得收益,带动财产净收入拉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随着农村牧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牧民来自财产净收入的增长空间将不断扩大。
三、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面临的问题
虽说农牧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增收形势乐观,可是从总体上看,困扰今后农牧民增收的突出问题还有很多,给农牧民增收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一是劳动力年龄偏大素质偏低。据统计调查资料显示,从事第一产业的主要劳动力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而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程度大部分只达到小学或初中,对科学种植、养殖方面等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掌握程度相对较低。
二是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我旗山旱区的种植业因基础设施薄弱,收成受气候影响最为明显。据统计,山旱区共有耕地32.8万亩,水浇地面积只有7.8万亩,其中25万亩耕地为旱作地,占旱区耕地面积的76%。多年来我旗山旱区农民靠天吃饭,收成极不稳定,给增收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农民收入在全旗排名最低。而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底子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依然是传统的靠天养畜的状况,产业化水平比较低,收入途径单一,因此收入增长难度相对较大。
三是农畜产品价格理性回归、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主要农畜产品价格理性回归,而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农牧民生产成本增加,给农牧民增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四月份我旗农资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2%,环比上涨0.7%。
见详表:
四月份我旗主要农畜产品价格
单位:元/公斤
名 称 |
2015年 |
2014年 |
增减(%) |
牛 |
57.0 |
62.0 |
-8.1 |
牧区绵羊 |
43.0 |
49.0 |
-12.2 |
灌区绵羊 |
28.0 |
39.0 |
-28.2 |
山羊 |
51.0 |
55.0 |
-7.3 |
猪肉 |
18.0 |
24.00 |
-25.0 |
小麦 |
3.30 |
2.93 |
12.6 |
玉米 |
2.34 |
2.28 |
2.6 |
花葵 |
6.50 |
7.90 |
-17.7 |
油葵 |
5.80 |
5.60 |
3.6 |
注:以上为每公斤平均价格
四月份我旗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单位:元/公斤
名 称 |
2015年 |
2014年 |
增减(%) |
尿素 |
1.75 |
1.75 |
0 |
二胺 |
2.95 |
2.75 |
7.3 |
复合肥 |
2.50 |
2.35 |
6.4 |
地膜 |
10.00 |
12.00 |
-16.7 |
小麦籽种 |
5.6 |
5.6 |
0 |
玉米籽种 |
40.0 |
38.0 |
5.3 |
葵花籽种 |
60.0 |
120.0 |
-50.0 |
葫芦籽种 |
200.0 |
120.0 |
66.7 |
籽瓜籽种 |
150.0 |
150.0 |
0 |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我旗农产品中小麦、玉米、油葵价格虽有所上涨,但涨幅不大,分别上涨12.6%、2.6%、3.6%,而花葵价格下跌幅度却很大,跌幅达到17.7%。主要畜产品价格均呈现下跌趋势,其中跌幅最大的是灌区绵羊肉,平均每公斤下跌了11元,跌幅达到28.2%,其次是猪肉价格平均每公斤下跌了6元,跌幅达25.0%,跌幅最小的是山羊肉,平均每公斤下跌了4元,跌幅为7.3%。今年二胺和复合肥价格分别较上年上涨了7.3%和6.4%,平均每公斤分别上涨0.2元和0.15元,尿素价格与上年持平,只有地膜价格有所下跌,平均每公斤下跌了2.0元,跌幅达16.7%。而农业籽种价格涨幅则受上年农产品售价的影响相当明显,如葵花籽种价格则因上年葵花籽价格下跌,今年每公斤下跌了60元,跌幅达到50.0%,而葫芦籽种价格则因上年葫芦籽价格的大幅上涨而每公斤涨到200.0元,涨幅达66.7%。
四、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2015年,在经济形势“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下,该如何持续提高农牧民收入,带动农牧民增收,是我旗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农牧区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推进灌区及山旱区等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避免过度采用地下水,从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同时继续鼓励、扩大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和鼓励引导牧民发展联户经营、合作经营的同时,尽早作出动、植物防病减灾预案,加强疫病防控,集中财力增强抗灾能力,确保全旗农牧民丰产丰收。
(二)加大对农牧业产、供、销各环节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力度
近年来,全旗农牧业连年丰产丰收,极大地刺激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但随之而来的是盲目投资和扩大生产,形成了去年部分农畜产品供大于求,销售受阻,如羊肉价格下跌和花葵滞销等现象。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下大力气加强对农牧民的生产经营指导,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科学研判产品供需走向,帮助农牧民实现因地制宜、以需定产、科学种养,使农牧民生产经营实现方向明、市场清、经营收入有保障的良性循环。
(三)城镇化建设中的衍生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在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同时,一些由此而生的新问题逐渐显现: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特别是自然条件不好的山旱区耕地撂荒、人地分离情况普遍。因此在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应把就地转移消化农牧区富余劳力做为工作重点,扩大就近就业面,促使农牧民离土不离乡;同时要加大农牧区教育、医疗及养老设施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后顾之忧;还要加大务工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引导,多渠道为其开辟就业岗位,实现农牧民有序转移,减少盲目流动带来的损失,真正实现离土就业创业增收。
(四)努力营造农牧民资产类收益增值环境
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主要集中在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租金收入、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几方面,农牧民财产性收入总体呈现基数小、比重低、增长空间巨大,是今后较长时期内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首先要提高农牧民土地经营收入,使农牧民实现土地有偿流转规范化,通过政策引导,稳定农牧民土地收益;其次要扩大农牧民就地增收能力,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各种农牧业经营实体的收益分配,通过劳动力投入取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郭莲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