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当前河套小麦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6-03-01 14:57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巴彦淖尔市作为全国全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河套小麦更是以其籽粒坚实饱满,蛋白质、面筋含量高闻名遐迩。但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几年,受小麦种植效益偏低的影响,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河套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逐年持续下降的趋势,从而导致河套小麦面临着生存风险,也影响到全市粮食安全战略。

      2015年初,巴彦淖尔调查队根据近年来河套小麦生产形势及存在问题,通过调研,撰写了《谨防小麦成为河套灌区珍稀植物》的专题报告并上报市政府,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段志强市长作出批示:“保住河套灌区小麦的品牌,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有效引导和解决。要通过召开由部门、加工企业、种植大户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方案。”为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2015年河套小麦生产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势头,但河套小麦生产总体状况和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河套小麦生产现状

      据调查,2015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为77.3万亩,与上年相比增加4.7万亩,增长6.5%。其中河套灌区小麦种植面积为53.3万亩,与上年相比增加2.3万亩,增长4.5%。2015年全市小麦总产量为4.5亿斤,与上年相比增加0.3亿斤,增长7.1%。这是从2009年开始,全市小麦面积和产量连年持续下降以来首次出现双增的局面。虽然2015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呈现双增,但增幅不大,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19%和10.5%,基本上与上年持平。

      2015年,河套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小麦价格上涨,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2015年河套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3.5元/公斤,比上年上涨0.2元/公斤,上涨6%。

      二是恒丰、兆丰等龙头面粉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能力,提升河套面粉品质,以企业加农户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小麦种植订单。如恒丰集团在临河双河镇开展了富硒小麦种植建设项目,实施小麦连片种植,免费为订单农户打了机井,推广了小麦复种西兰花的技术,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收入。

      三是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保障了广大农民种粮的权益,稳定了种粮积极性。

      四是为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各级积极推进了小麦“三圃田”建设,对小麦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充分挖掘小麦良种的增产潜力。

      五是依托国家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各级加大了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积极推广了麦后复种技术,增加了小麦种植效益。

      六是由于葵花、玉米等市场价格走低,再加上耕地倒茬,农民相应调整了种植结构,小麦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2015年河套灌区小麦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势头,但总体形势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农户种植小麦积极性不高,面积不多的状况依然存在,随时有可能出现继续减少的现象。

      (一)小麦品种更新速度慢。目前,河套小麦生产应用的品种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由宁夏引进的永良4号,品种退化严重,单产水平徘徊不前,品质下降,新品种更换速度慢,优质专用小麦在生产中占有的比重较小,市场竞争力弱。

      (二)小麦种植比较效益低。这是广大农户不愿种植小麦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虽然小麦收购价格在不断上涨,但和葵花、番茄等经济作物相比,其价格不占优势,同玉米相比,其产量不占优势,综合比较,小麦的经济效益均不如其他作物,所以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据调查,2015年小麦平均亩产为376公斤,亩收入约为1300元,扣除成本费用约500元,亩均收益约800元;葵花亩均收益为1170元;玉米亩均收益940元,种植葵花和玉米的收益相对高于种小麦收益。

      (三)黄河灌溉用水价格较高。据调查,农业用水水费由2010年平均每亩50-60元涨至2015年的100-120元。由于小麦比其它农作物多浇水近一倍,水费居高不下,造成小麦生产成本增加。加之近年来引黄河灌溉水量严重短缺,如果浇水量跟不上,将大大影响小麦的产量。另外,河套灌区水费春浇便宜秋浇贵,导致部分地方秋天不浇灌,第二年春灌,使得小麦无法耕种。

      (四)商品小麦供应不足。商品小麦供应不能满足全市加工企业的生产需求,原料不足已成为河套面粉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巴彦淖尔市现有众多的面粉加工企业,日加工小麦80吨以上的企业有15家,其中恒丰集团公司、双福面粉公司和金穗面粉厂等大中型企业,年加工小麦能力在40万吨左右,全市加工企业年加工小麦总需求量在100万吨左右。粮食储备库(包括国储、地储)每年轮换和商品流通量约10-15万吨。农民自留种子和口粮约5-10万吨。全市小麦每年总需求量约在125万吨左右。2015年小麦的总产量为22.5万吨,缺口在102万吨左右。由于河套小麦总产量不足,当地原料供应短缺,外调原料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已经严重影响当地面粉加工业等支柱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河套牌”面粉有消失和毁灭的危险。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严重影响到下游产业的发展,导致一些面粉加工企业开工不足,效益逐年下降,企业为降低成本走出困境,将外地收购来的小麦混入河套优质小麦中加工面粉,使河套面粉的质量明显下降,给河套地区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恒丰集团生产的“河套牌”雪花粉,一直是国内高端小麦面粉“品牌”和“品质”的代表象征,但随着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严重下滑,直接导致了企业没有足够的本地原料可用。恒丰集团被迫在生产旺季减产,致使全国主要市场“河套牌”雪花粉货源短缺。潜在所带来的还有以“河套牌”小麦粉为代表的河套优质小麦品牌以及国内小麦粉加工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消失和毁灭的危险。  

      (六)种粮补贴政策执行不合理。目前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采取以二轮土地承包面积进行补贴,并未与农民是否种粮或者生产粮食多少挂钩,没有真正起到调动和稳定农民种粮的效果。

      (七)小麦种植机械化程度不高。从1982年开始,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到户30多年了,河套地区一家一户各自耕作的格局和习惯一直没有改变,年年都种“花花田”。另外,由于农户土地面积的局限性,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耕地多年不进行深翻,不可避免地造成土地板结,直接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三、几点建议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明确要求“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目前河套小麦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如果小麦种植面积持续减少,巴彦淖尔市将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为此建议:

      (一)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政府部门应改进粮食直补方式,要按照农民实际种植面积来准确发放,做到谁种粮谁受益,多种粮多受益,打破一锅端的补贴方式,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随着土地承包权的确认发证,这一方法应该不难实现。 研究制定促进小麦种植的补贴政策,引导小麦种植大户和能手发展规模经营。对小麦良种、生产物资、技术应用等进行定向补贴。

      (二)提高小麦单产。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注重小麦品种的提纯复壮,种植时选用原种或良种生产,避免品种退化,尤其加大优质、高产、广适小麦品种选育,增产技术的投入,努力提高单产,并逐步提高小麦总产量。 

      (三)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继续把小麦套杂交向日葵栽培技术和麦后复种白菜、芥菜、西兰花和蔓菁等秋菜以及饲料油菜、燕麦草等牧草、育苗向日葵等复种技术的推广工作作为稳定小麦生产、保证小麦产业健康发展的的重要措施来抓,设立专项技术推广基金,通过小麦高产创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集中展示小麦套杂交向日葵栽培技术和麦后复种技术,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四)降低小麦种植成本。要进一步抑制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切实保护农民根本利益,同时要对农资产品进行经常性和定期性的质量跟踪监督,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和制假售假坑农行为;要在保证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用水价格,有效减低小麦种植成本。

      (五)探索小麦集中联片种植。目前在我市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当中,小麦属于生长期短浇灌频率较高的农作物,如果能将小麦集中连片种植,可以较好地解决不同农作物用水矛盾,达到节水增收的目的。政府要积极实施土地合理流转,引导农民耕地集中联片,让种粮大户、种粮能手进行规模化生产,使用机械化作业,采取集约化经营,切实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六)大力推广企业加农户模式。鼓励企业自建原料基地,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依托国家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同时,要采取政府补贴、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企业适度提高小麦收购价格。

      (七)增加小麦加工附加值。要鼓励小麦加工企业积极探索提高面粉产品附加值的途径,利用国家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大好时机,努力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市场,使以河套小麦为原料的各类产品在市场供给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朱磊)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
    • 来源: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    编辑:杨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