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秋高气爽。这几天,在乌拉特中旗的草原上,金色成为主色调。
沿着乌拉特中旗城区向南驶去,平坦广阔的草原上赫然出现“二狼山白绒山羊享誉全世界”的宣传字样。走进育种基地,整齐划一的圈舍内,毛色洁白的二狼山白绒山羊正悠闲的吃着草,专家人才阿拉木斯像往常一样和同事们正在为牧民陆阿拉腾巴格家的母羊进行人工授精。
阿拉木斯已经连续3年为牧民陆阿拉腾巴格在二狼山白绒山羊养殖方面做指导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如今,产羔率提高了,繁殖成活率提高了,绒产量提高了,每家每户平均增加收入1—2万元。正在打扫棚圈的牧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笑呵呵的总结出“三高”,感谢专家人才团队。
阿拉木斯是“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的一个缩影。他成立绒山羊养殖技术团队,开展母羊—羔羊一体化营养调控技术,带领团队成员引导农牧民转变养殖方式,通过提高绒山羊品质、产绒量、母羊繁殖率、实现少养精养,使绒山羊产出增加,降低饲养成本,减轻草场压力,提高牧民收入。目前,二狼山白绒山羊产羔率提高30%以上,繁殖成活率提高20%,绒产量提高40克以上。
同样在乌拉特中旗山旱区,石哈河镇的红皮小麦已经广泛被消费者认可。作为旱作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头人,乌拉特中旗农科局的硕士研究生高慧与专业人才共同研究开展“石哈河红”旱地小麦等品种引种选育、提纯复壮。今年,石哈河镇小麦种植面积达14.52万亩,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园区被推荐为全市农高区之外唯一的小麦选种育种基地。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乌拉特中旗以“破解技术难题,推广实用技术,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基层人才”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选派农牧业、科技、卫生等7类专家人才,共计135名学术带头人、科研技术骨干深入农村牧区开展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持。
该旗围绕助力乡村的目标,大力推行专家人才“每月服务不少于一次,每次服务不少于一天,解决难题不少于一个”为主要内容的“3+X”服务模式,实行重点产业“定点式”服务,重大项目“保姆式”服务,重点贫困户“包联式”服务,扶贫产业“组团式”服务,着力实现专家人才服务全覆盖。
“以‘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为契机,让人才组团服务,既能帮助农牧民提高种养殖技术,又能帮带青年人才和乡土人才自身成长,最终达到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人才动力,为全旗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的目的。”乌拉特中旗组织部分管人才工作的副部长吕玉龙说。
目前,全旗各类人才到基层服务1200余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巡回讲学、医疗技术指导等各类服务370场,组织“田间课堂”“健康中国行”“文艺汇演走基层”等服务活动460个。同时,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70个旗直部门和12个苏木镇场近3000名党员和专业人才深入基层开展巡诊义诊、科技讲座、农牧技术指导等活动300余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400余人,实实在在为农牧民群众办一批好事、解一批难事,切实将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