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索 引 号 011746318/2012-00235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发布机构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 巴政办发〔2012〕 94 号
成文日期 2012-09-28 公文时效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 2012-09-28 16:48    
  • 保存
  • 打印本页
  • 分享到: 微信
    qq 微博 空间
  •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 农垦局,经济开发区,双河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 内政发〔201234 号), 以下简称《意见》), 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按照《意见》 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 结合我市实际,就贯彻落实《意见》 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已经市政府同意。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内政发〔201234号,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按照《意见》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贯彻落实《意见》,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为主线,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推进科技进步创新,促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集约发展原则。在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促进产业集约发展,以项目为载体,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要途径,加强技术推广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坚持重点突破、集聚发展原则。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培育一批上下相互配套的中小企业。集中力量支持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园区,以产业链为载体,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培育产业特色鲜明、分工协作有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原则。强化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进一步发挥财税、金融、土地和环境等政策的引导作用,完善体制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产业体系。

      (三)发展目标

      2015年,生物、新能源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新材料、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初具规模;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显著增加,培育一批具有技术研发和转化实力的重点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巴彦淖尔市特色的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产业链相对完善、创新能力较强和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基础框架。

      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全区平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成果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成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自治区道地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制备产业基地、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基本建成产业链相对完善、创新能力较强和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二、立足地区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大力发展生物产业

       1、形成生物育种产业链。“十二五”期间,建成自治区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立足河套农牧业大市优势,利用我市的农业和药材生物资源,扶持壮大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依托恒丰集团、科河种业公司、金田正茂公司、富川饲料公司等为龙头企业,繁育推广我市的河套优质小麦、玉米、葵花和河套蜜瓜优良品种,发挥我市农业种植优良品种优势,培育以玉米、葵花育种、种植、饲料加工、养殖、育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生物质发酵有机肥生产、沼气发电、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的生物产业链,保持河套农牧业产品品牌优势产业。

      2力争建成自治区生物制药基地充分发挥我市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利用我市肉苁蓉、枸杞、苦菜籽、苦豆等原料,立足面向健康、育种、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需求,重点发展中药材人工接种、生物制药和生物制造产业。

      以王爷地、游牧一族、吕布红、联邦制药、京新药业、启源药业、清源保、丹路等企业为龙头,在加快原料基地开发基础上,建立生产加工基地,研制特色原料药,大力开发道地蒙中药材品种和无公害农药新品种,建成自治区生物制药基地之一,走出产业的低端,延伸产业链。

      3、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利用我市丰富的农业秸秆资源,发展生物质秸秆发电,促进现已批复的生物质电厂建成投产,积极扶持中兴能源甜高粱制燃料乙醇,大力发展战略性能源产业。

      (二)做大做强新能源发电,形成新能源产业化发展。

      发挥我市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借助现有进驻我市国内大的能源企业实力,以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为基地做大做强我市风能、太阳能发电产业,达到有序规模化发展。引进风机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生产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生产制造企业,形成新能源产业化发展。

      (三)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1、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链。依托我市土地、电力、矿产和新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建设高技术园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提高产业集聚度,增强配套能力,以现开工建设的盾安、中旺科技、汉马等多晶硅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光伏硅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有机硅系列产品,发展薄膜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光伏发电控制系统,构建多晶硅一单晶硅一切片一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产业链。以紫金锌冶炼、西部铜材等企业为龙头,在开发切片、拉制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延伸产业链,争取实现100%的就地深加工,发展信息材料产业。

      2、积极发展信息产业。在积极发展信息材料工业的基础上,引进和发展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争取光纤、石英谐振器等生产项目在我市落地。建设软件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开发有市场需求的应用软件系统,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步伐。争取在“十二五”末大中型企业全部实现信息化生产和管理,发挥信息技术在技术管理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强物联网在精细农业、农畜产品深加工、交通物流、食品医疗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根据大宗农畜产品、特色商品交易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积极引导和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畜产品及特色商品的新型商务模式健康发展;建成覆盖城乡的智能化宽带传输网和多媒体通信网,建设覆盖全市农牧区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实现政府部门无纸化办公和网上审批,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和云计算建设发展进程,建立公安和交通综合及应急视频监测指挥控制系统,提升社会公共秩序和管理服务水平,保障民生安全。

      (四)增强自主研发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扶持和鼓励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帮助企业引进技术人员和技术合作、多方筹集资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加快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推进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升级,使更多的研发机构进入国家、自治区级的平台序列,在农牧业产业中重点培育农牧业生物育种育繁推一体化。积极推进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达标转化,力争使国家级研发机构建设实现零的突破,培育更多企业的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取得自治区级和国家级认证,不断提高我市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五)立足基础,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以现已投产的蒙龙机械制造、富田农业机械制造和德田机械公司生产企业为基础,重点鼓励和扶持其在保持现产品规模和品种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机械制造产品,扶持做大做强,在维持自治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向国内先进水平进军;同时扶持同心富、武汉汉福汽车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在现有组装重型汽车的基础上,开发生产高端农牧用和乘用汽车。

      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目标完成

       ()促进多渠道融资体系的形成。建立以政府资金引导,民间资本为主的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引导和协调各类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简化和加快审贷程序,发展信托融资、融资租赁和特色金融产品,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小型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等支持措施,满足企业创新投入和项目建设需求,提高战略性新型产业领域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促进创业梯队的形成。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探索知识产权贷款抵押担保等新型担保业务。

      (二)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技术转让、争取资金、人才引进、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和支持。组织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并鼓励企业聘请高科技人才指导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合作,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创新和新科技的转化。加大企业人才储备力度,提升人才派遣等人才服务能力,形成资源共享、技术共创、人才共用、利益共享的新机制。

      (三)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在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加大扶持和应用力度,重点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重点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发展好的战略性新兴企业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产品、产业结构。建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的联访制度,做好跟踪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四)积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做好生物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园区规划建设,在产业园区建立企业孵化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力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采取多渠道优惠条件吸引高技术企业在我市落地成长。

      (五)保障土地供应。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在编制国有建设用地计划时,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用地供给,在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用地予以倾斜。通过旧城改造、城区企业搬迁、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腾出的存量建设土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

      (六)加快培育市场。积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开发名优特产品。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的各类知名品牌。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出口扶持政策,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拓展市场。

      (七)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实施。加强有利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建设、法制建设、组织建设,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机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认定、项目审核等方面简化手续、优先办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财税等政策措施,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关文档:

    • 来源:巴彦淖尔市政府办公厅    编辑:杨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键下载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