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政办发〔2018〕72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相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全面落实“六个一”的实施意见》印发,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15日
关于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全面落实“六个一”的实施意见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精神,围绕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的“六个一”目标,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与人民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最密切的领域和事项入手,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在群众和企业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突破,围绕破解办事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着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优化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围绕解决目前我市政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项目集中难、授权不到位、人员管理难、信息不共享、业务协同难,导致群众办事多头跑、办事材料重复提交、网上办事渠道不畅、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改革工作运行机制,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人员素质,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打造国家级标准化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单点登录、一网通办”和“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三、重点任务
(一)规范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1、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加强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做好“八张清单”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三级五同”(三级是指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五同是指相同行政权力事项同一名称、同一类型、同一编码、同一流程、同一依据)。按照“清单之外无权力、大厅之外无许可”要求,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政务大厅集中,审批事项网上办理集中;做到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政策要求必须集中在政务服务平台上办理的事项,包括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事项必须在本级政务服务平台统一集中办理。群众需要进驻政务平台集中办理的事项也要做到“应进全进,进必授权”,让群众“推开一扇门,能办一揽子事”。对应进不进、选择性进驻、进不授权、搞“前窗后店”的部门进行严肃问责。
2、全面规范政务服务管理。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的意见》(巴党办发〔2012〕27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进驻单位必须选派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较高的编制内工作人员到窗口工作,实行A、B岗制,保证窗口不空岗。健全完善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超时默认”等制度。将窗口人员遵章守纪、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作为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与派驻部门班子年度实绩考核挂钩。
3、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严格按照政务服务标准化要求,规范窗口服务行为。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一律挂牌上岗、统一着装,使用文明用语。强化业务培训学习,做到业务工作一口清、咨询服务准确到位。定期召开政务服务礼仪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定期征集群众办事堵点,做到立行立改,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完善政务服务运行机制
4、全面推行“综合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围绕解决群众多头跑腿,办事繁、办事慢、办事难的问题,全面梳理涉及两个部门以上办理的事项,在政务服务平台归集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出件”工作模式,达到一个系统(政务服务业务系统)提效率,一个平台(政务服务平台)跟全程的目标,做到“流水式”审批,对审批实施全程跟踪和监控。让部门多作为,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要率先在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公安交通运管、投资项目审批等群众反映集中的部门推行“综合受理、集成服务”,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5、企业开办时间再压缩一半。持续推进审批流程精简优化,能并联办的并联办、能集中办的集中办、能简化办的简化办。一是简化企业登记程序,扩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范围,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将办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二是将公章刻制备案纳入“多证合一”,公章制作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三是优化新办企业申领发票程序,将新办企业首次办理申领发票的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四是完善企业社会保险登记业务流程,将企业社会保险登记业务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6、项目审批时限再压缩一半。实行房地产和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房地产开发项目采取“审批程序五步法”(即项目前期准备、用地审批、规划审批、施工许可、预售许可和产权办证)将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流程整体划分为五个步骤;工业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整体划分为备案审核、项目评价、用地审批、规划审批和施工许可四个阶段,每个步骤和阶段由一个牵头部门总体负责,推行多评合一、并联审批、一次告知、一表申请、联合勘验、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大幅简化程序,缩短时限。全面落实统一使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审批,切实理顺部门间审批关系和审批流程,实现部门数据共享,加强建设项目审批过程监督。
7、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完善“最多跑一次”工作机制,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一是通过实行一次性告知,推行容缺承诺受理,开展承诺失信惩戒,让群众在材料不齐全的情况下,提供容缺审批服务,让群众跑一次能办事。二是公布必须到现场办理事项的“最多跑一次”目录,在政务服务实体大厅设立数据服务窗口,全方位提供数据查询、材料审核、资格认证、容缺审批等服务。让群众在办事材料不齐备的情况下,通过数据服务窗口提供的权威信息佐证,实现最多跑一次。三是严格落实“三个一律”制度。凡是数据服务窗口能提供的信息服务,一律不再要求办事对象提交相关纸质证明等材料;凡是前一个审批环节已提交的材料,下一个环节一律通用;凡是联办需要向多个部门提供的书面材料,一律整合精简为“一套材料”。四是在便民服务窗口全面推行全职能窗口服务模式,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供技术支撑、整合人力资源,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一厅、一号、一窗、一网、一机”办事模式。在全市逐步推广国地办税大厅“一窗通办、同城通办、一网通办”经验。
(三)统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8、加快推进网上办事。以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为指导,以实现全市“一网通办”为目标,加快建设“巴彦淖尔市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市、旗县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政务服务一张网。一是实现“一号申请”。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以居民身份证号码、社会信用代码作为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唯一身份信息,综合运用身份识别、数字证书和生物特征等技术手段,联通整合实体政务大厅、政府门户网站、网上政务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服务终端等不同渠道的用户认证,实现线上线下一次认证、多级互联、无缝切换,达到“单点登录、一网通办”。二是实现网上办事标准化。制定巴彦淖尔市网上办事标准规范,实现办事指南标准化。各级政务服务平台要配齐网上办事大厅所需软硬件设备,包括网上业务受理系统、综合考评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和智能化网上办事服务终端等,实现市、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网上审批模式一体化。三是推进政务数据集中共享。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市级统筹建设大数据中心,各级政府、各行政单位不得单独建设以数据共享为目的的数据中心。强化共享交换系统的数据资源应用。在政务服务实体大厅设立数据服务窗口,全方位提供数据查询、材料审核、资格认证、容缺审批等服务。凡是共享交换系统内已录入的数据,不得要求办理人重复提交;凡是能够通过网络核验比对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部门重复提交。四是建立全市标准统一、格式规范的电子证照库。各审批职能部门要将纸质证照全部生成电子证照,录入市大数据中心电子证照库,实现电子证照共享互用,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五是创建“掌上政务大厅”。各级政务服务部门要开通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让群众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体验随身携带无处不在的政务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六是开通网上支付、移动支付通道,开办证照寄送业务。凡涉及缴费业务,必须开通移动便捷支付通道,并与快递业务公司合作开办证照寄送业务。七是开通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规范运作、惠及百姓”的服务理念,开通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采取“平台+终端+服务”模式,统一话务服务标准规范,为群众提供在线咨询、查询、答复、监督、投诉等服务。
9、全力推进政务服务“四级平台”和“四级网络”建设。各地区要按照巴彦淖尔市苏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和嘎查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规范,统一标准加快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功能完善、全面覆盖的政务服务体系。各旗县区政府要切实做好本地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实现政务服务平台全覆盖和网络互联互通,为全市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奠定坚实基础。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负责协调推进此项工作,加强工作调度,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协调小组办公室(市政府办)和市编办(审改办)负责牵头抓总、组织协调;各专题组按照职责分工,牵头推动相关领域重点任务落实;各旗县区、市直各部门是推进落实相关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切实保障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二)加强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委、市委政府督查室等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加大对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督查、督办,对未按时限和要求完成的相关单位责任人进行问责。
(三)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部要组织各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全市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任务特别是“六个一”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