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日前,就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我市发展改革工作,为谱写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记者专访了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向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经济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为我们做好发展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刘向阳说,市发改委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重要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实现市委确定的“五高五新”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准施策、远近结合,为谱写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新篇章贡献发改力量。
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面融入国家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聚焦我市“两个基地、四个产业集群”主攻方向,全力推动实施一批升级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各类资金支持领域,储备更多符合我市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需求、符合基础设施补短板需要的好项目、大项目。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储备调度机制,建立以前期手续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考评体系,对储备库实行动态调整、优进劣出,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项目接续、滚动机制,不断提高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的潜力。
充分发挥产业结构调整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并进,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摆在突出位置,推进农畜产品加工、矿山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提升现代物流业,大力培育大数据、文化旅游、康养休闲、新型消费等新兴产业,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共享经济、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增长点,着力促进消费增长。
充分发挥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防风固沙功能充分发挥,水资源利用效能显著提升,防洪能力稳步增强,成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体化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达峰等“碳达峰十二大行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实施好“十四五”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逐步构建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抢抓国家建设黄河“几”字弯清洁能源基地重大机遇,统筹推进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乌兰布和沙漠大型风电光伏外送基地、大型光热电站及抽水蓄能等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统筹推进风电、光伏、光热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探索新能源多场景应用,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应用,推动燃煤电厂火电灵活性改造实施,开展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替代。发展风光制氢一体化、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等项目,稳步提升电力系统整体消纳能力和新能源高效利用水平。
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聚焦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高标准实施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方案》,着力营造更加高效的政务环境、更加有序的市场环境、更加有力的法治环境,力争在全区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中走在前列。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进甘其毛都口岸跨境标准铁路、公路、输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疏运功能和物流枢纽功能,积极申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持续推动“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力争将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打造为自治区中欧班列重要节点。
充分发挥保障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夯实区域基础设施。确保包银高铁按期建成运行,加强与口岸、工业园区联通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形成内联外通的区域铁路网,高效发展高铁经济。不断优化东西方向路网结构,构建“八横七纵”干线公路网,着力提升各旗县区公路建设等级。积极融入黄河“几”字弯干支通航空网络,持续优化航线布局,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普惠养老”“医养结合”“旅居养老”,鼓励中医(蒙医)医院开展健康养老服务。